【老人言】目錄 序一 拜讀《老人言》一 中華傳統倫理與當代道德建設三二 老人言四九 編後寄語二九三 序 --老人言 聖人訓 ○任登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中央黨校通訊》副總編,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 鄉鎮企業委員會副主任) 《老人言》是淨空老教授親筆書寫的古聖先賢和當代大善知識的名言錄,是老人 家在耄耋之年獻給人類特別是各國政要的一份無量深厚的禮物。《老人言》既是 墨寶,又是中華文化精粹,實乃「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為瞭解 其真實義,我們將其原文以及有關注釋結集出版,供大家學習。希望大家,尤其 是各級領導幹部懷著無限感恩和誠敬之心認真學習,切實力行,同心同德,為建 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早日實現中國人日夜嚮往的大同世界奉獻終身。 《老人言》主要選自集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之大成的《諸子治要》(即《國學治要 》)和《群書治要》。這兩部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是自唐宋以來歷代明君 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寶庫。淨空老教授發現這兩部曠世奇書以後,各印一萬套,作 為禮物贈送。他滿懷深情地對記者說:「我要送從政的志士仁人,這是治國平天 下的道理,希望他們多學老祖宗,把政治愈辦愈好,人民就有福」。他還豪邁地 說:「還要贈送世界主要的大學、圖書館,希望我們國家的文化,能給全世界帶 來安定和平。」(香港《大公報》熱點人物專訪:淨空:法無本相,弘之在人) 老人家無量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無限忠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溢於言表。尤其令人 敬佩的是,為了便於大家學習,老人家在讀經講經之餘,不辭辛勞,潛入經典, 選錄精粹,揮毫疾書,一氣呵成《老人言》,真正是大慈大悲到了極致。 《老人言》輯錄了聖賢名句一一九頁,句句至理名言,條條發人深省,是修身治 國平天下的至德要道,能救中國,亦能救世界,誰學誰受益,早學早受益。 《老人言》的第一條是全書的綱要。這一條說: 「劫由業成。業由心生。欲回劫運。須正人心。世風未轉。劫運難迴。苦因不拔 。苦果難出。」 這一條一針見血地揭示了人類面臨劫難的不可避免性及其成因和克服之法。當前 ,人類面臨著生態危機、社會危機和心靈危機,天災人禍連綿不斷,而且愈來愈 嚴重,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能面對,不能迴避。那麼 ,這些危機和災難是怎樣形成和產生的呢?《老人言》劈頭第一條告訴我們,這 些劫難都是由世人的共業,就是大家的惡言惡行造成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這些共業又來源於人們的不善之心,就是自私自利。要減少或者化解這場劫 難,政治不能解決,經濟也不能解決,科技也不能解決,軍事更不能解決,但教 育可以解決。必須對世人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克服人們的自私自利性,斷 惡修善,積功累德,以端正人心,轉變世風,拔掉苦因,恢復人們的本性本善。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中國傳統教育首先強調紮根教育,就是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 篇》和釋家的《十善業道經》對大眾進行德行教育。《老人言》更把因果教育放 在首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一條指出:「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 。無誰代者。五惡五痛。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因果規律是宇宙發展的根本規律,與天地俱生而來,人在世間不能不明因果。古 聖先賢早就告誡我們: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 之道也。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童叟皆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 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比比皆是。不管什麼人做什麼事,都要受因果規律的制約, 躲不過,逃不了。惡人做惡事,儘管能僥倖逃過法律的懲處,絕對逃不過因果規 律的懲罰,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中國古聖先 賢一向重視倫理道德與因果教育,並且特別注重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使人存 好心做好人,恥於作惡,羞於作惡;因果教育則使人一心行善,不敢作惡。《老 人言》緊接全文總綱,把因果教育作為全書的指導思想,一是對人們的愛心警示 ,二是啟迪人們廣修善因,廣做善事,其用心之良苦,用意之深邃,真正到了無 以復加的地步。 從第三條開始,《老人言》分別論述修身治國平天下救國救民救地球的道理。 為了從根本上減少和化解劫難,《老人言》提出了在全球開展「明明德」教育以 及先從本國抓起的主張。 儒家經典《大學》指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這既是治國之 道,也是平天下之道。平者,平等也,公平也,和平也。所謂平天下就是建立一 個平等、公平、和平的世界,也就是和諧世界。所謂明德是指人的本性本善之心 ,明明德就是恢復人的本性本善之心。就天下而言,明明德者,就是使明德明於 天下,恢復天下人的本性本善,以達到天下之平治,即平天下也。而欲達到此目 的,必須先在本國「明明德」,就是說,首先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這一條指出 : 「太公曰。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與此 同時,這一條相繼提出德之所在、義之所在、道之所在,天下歸之的原理。這就 是說,以仁義道德立國,為全世界樹立一個「明明德」的光輝榜樣,使「天下歸 之」,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就國際關係而言的。實際上,「仁之所在,天下歸之 」等等,含有更加深刻的意義。我們知道,人與宇宙萬物是一體的,人人以仁義 道德立身,國國以仁義道德立國,就一定會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 界和諧,整個地球就變成人間的極樂世界,什麼災難也就沒有了。 在全國和全球開展「明明德」教育,任務艱鉅,誰能擔當此重任?《老人言》直 言不諱地說:「天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把手」,古代叫帝王,現代叫執政 黨。《老人言》指出:「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民亂。君賢聖則國家安而天下治 。」「禍福在君。不在天時。」這是顛覆不破的客觀真理。人類社會以群居見稱 ,從族群到國家,每個社會都由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即天子和庶人組成。每個社 會的盛衰榮辱皆賴於最高領導者。而天子的德行狀況,又是決定因素。正如《老 人言》所說:「太公曰。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故義勝怠者王。怠勝敬者亡。」 為了引起各國政要重視自己對社會和國家命運所起的決定性作用,《老人言》列 舉大量古聖先賢的明訓,反復論證,諄諄教誨各國政要行仁政,棄暴政,特別指 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之所 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淨空老教授在《老人言》中,不僅選錄了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和方法,還 選錄了孔老夫子關於「大同」與「小康」的論述,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榜樣。在中 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大同社會」是堯、舜、 禹聖王領導的社會,是公天下的社會。「小康社會」是商湯、文、武、成王、周 公領導和輔佐的社會,是家天下的社會。這兩個社會,一公一私,都是以仁義道 德為治國方略,社會一直是風調雨順,政通人和。周秦漢唐以至清朝末年,中國 一直是家天下社會,改朝換代不斷發生。新朝驟起,奉行「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的古訓,十分重視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滿朝文武以及庶民百姓,歷朝歷代出現 不少名將名臣明君,甚至出現大大小小的盛世。後來,之所以衰亡,完全是由於 末代皇帝數典忘祖,離經叛道,丟棄中國傳統文化,導致家破國亡。這就清楚地 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是治國平天下的法寶,用之者昌,棄之者亡;用之者國治天 下平,棄之者國亡天下亂,災厲四起,人民遭殃。歷史證明,要建立和諧社會與 和諧世界,只有依靠中國傳統文化,捨此而無他法。 《大學》指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裡的關 鍵是修身,特別是主要領導者的修身更帶有關鍵性。《老人言》第二十七條指出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無他。唯仁之守。唯義之行。誠心守仁則能化。 誠心行義則能變。變化代興。謂之天德。」第二十八條指出:「夫誠者。君子之 守。而政事之本也。」 《大學》提出了修身的次第,就是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指出:「物格而後 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裡的核心是格物。對 於格物歷來有不同的理解。《老人言》第一次對於格物下了一個準確明快的定義 ,指出,格物就是革除物欲,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 慢。這一下給人們指明了修身的要害,就是只有革除自私自利等等這四大禍害, 才能做到知至、意誠、心正,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 值得特別讚歎的是,老教授不僅選錄大量古聖先賢關於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 言,啟迪各國政要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以達到天下太平,而且 還選錄了培養接班人和胎教的古訓,其泛愛眾之心,感人肺腑。 淨空老教授在講經說法中,盛讚釋迦牟尼佛和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的治學之道,他自己也是如此身體力行。《老人言》就是鮮活的例子。老教授經 常說,現在決定各國命運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國家領導人,另一種是媒體人。《 老人言》,聖人訓。老教授揮毫疾書《老人言》,正是借古人之言抒發宏願,寄 希望於各國領導人,不辱使命,像中國聖哲教導的那樣,讀書志在聖賢,「為天 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果能如此,則國家之幸 ,人民之幸,人類之幸,地球之幸,也是自己和家人之幸,何樂而不為?何樂而 不早為?(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拜讀《老人言》 ○郭齊家(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說:「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 家園」,認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這同黨 的十四大到十六大精神既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十七大鮮明地提出了「提高國 家文化軟實力」,強調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弘揚中華文化」的戰略意義。 胡總書記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指出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 、連續五千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 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的以 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 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 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 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指出中華民族的祖先曾追求這樣一種境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人類正處 在社會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 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我記得胡總書記曾給全國婦聯題辭:「乾乾淨淨為國家和人民工作;培養健康情 趣,營造平等家風。」溫總理也曾題辭:「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 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胡溫等中央領導在發生全國重大災難之時 ,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親臨前線指揮救災,慰問災民,鼓勵鬥志。最近春 節期間,又遠離北京,去農村、山區及中小城鎮給普通民眾拜年,與民同樂,形 成一股濃烈的民族親情,凝聚著一股祥和之氣,令人感動。所有這些,都使全國 人民以及海內外僑胞倍受鼓舞。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需要從中央 到地方各級領導與全國廣大民眾和諧一致的行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和崇 高道德。歷史和現實證明,任何民族文化的斷裂,必然導致這個民族的衰退,而 民族的振興,始於文化的復興。我們的偉大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我 們要繼承和弘揚祖先的光榮傳統,在優秀文化的傳承基礎上,不斷創造出新的、 先進的中華文化,才能實現我們夢寐以求的強國之夢。 從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戊子五月(二八年六月)國際儒學聯合會葉選平會長在廣州主持召開了「第 二次儒學普及工作座談會」,在這次大會上,我聆聽了飽經風霜、飽讀經書、德 高望重、年逾八旬的大善知識淨空教授的報告《中華傳統的家與家道》,他老人 家說:「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所以我要講『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根本 就是如何『齊家』,『齊家』就是要有家道、家風、家學和家業。我們只有從自 己做起,努力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將家的理念重新定義,用道義重建我們的家園 ,讓新『家』成為我們一生的依靠和為之奮鬥的目標,以這樣的原點擴大到社會 ,乃至於世界,這樣恢復中國『家』的精神和動能,世界和平才真正有可能達到 」。 最近我又有幸讀到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用毛筆手抄的《老人言》。拳拳之心,力 透紙背。所謂《老人言》即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精選的語錄,這是一本重 要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歷史的教科書!一個民族的歷史,和體現民族精神的優秀傳 統文化,與優良傳統道德,應視為治國者的教材,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天下興亡、 民族存滅! 《老人言》內容廣泛而豐富,首先我讀到的是先秦重要文獻《六韜》的精華。《 六韜》在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哲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曾盛行於兩漢、隋 唐和北宋。太公望,西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相傳釣於渭濱,周文王出獵 相遇,與語大悅,同載而歸,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為太公望,立為師 。武王即位,尊為師尚父。輔佐武王滅殷,周朝既建,封於齊,為齊國始祖。《 六韜》為後世之作,一段時間人們誤認為是「偽書」,遭到冷遇。一九七二年在 山東臨沂出土的《六韜》竹簡和一九七三年在河北定縣出土的《太公》竹簡,推 倒了《六韜》為偽書的舊案。根據出土竹簡提供的事實,證明這本書雖不是太公 呂望自著,但又非偽託,而是後人「通其學者述舊聞而著於竹帛」,一方面「述 舊聞」,整理了有關太公的傳聞;同時又滲透了「綴輯」者的思想觀點,反映了 「綴輯」者所處的時代特點。最後成書大約在戰國初期到戰國中期之間。司馬遷 在《史記》中載黃石公把《太公兵法》作為祕本傳授給張良,《六韜》即為《太 公兵法》,是一書異稱(見張雪庵《古書同名異稱舉要》),說明《六韜》雖成 書於戰國中期以前,但當時流傳不廣,至秦末仍是人所罕見。自從張良得《太公 兵法》之後,成為「王者師」,《六韜》也隨之名聲大震。「良數以《太公兵法 》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史記‧留侯世家》)進而影響並促進了漢 初的「文景之治」,從而盛行於兩漢。《六韜》在兩漢時期與《孫子》、《左傳 》、《國語》等書齊名,成為社會各界人士必讀之書。及至唐代,魏徵在唐太宗 的授意下,為唐太宗及皇家子孫編纂必讀書《群書治要》,又彙集了《六韜》的 主要精華,使之盛行於唐代,促進了「貞觀之治」及「開元之治」。 唐代的顏師古說:《六韜》「蓋言取天下及軍旅之事」。所謂「取天下」則指社 會政治思想,「軍旅之事」指的是軍事思想。《六韜》一書大致包括這兩方面的 內容。所謂「取天下」即實現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這是戰國時期社會政治生 活的中心課題。各諸侯國為了「取天下」,無不求助和吸收天下名士為之出謀畫 策,而當時已經成長、發展起來的「士」階層,適應這種需要,紛紛著書立說, 「言治亂之世,以干世主」。(《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從而形成了不同的 學派,而各個學派又都以「取天下」為己任。《六韜》的作者是精通西周初年太 公呂望的基本思想,又結合西周以來的歷史演變及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種種 言論,集眾家之長,建立了具有自己特點的完整的社會政治思想體系,為漢唐盛 世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為中國古代政治、社會、哲學、軍事思想積累了寶貴 的資料,傳承下來,從而也為我們今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借鑒。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得天下也」 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思想領域裡出現了「以民為本」的「重民」思潮。這種思 潮認為,人民是構成國家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個政權能否維持和鞏固,關鍵在於 是否得到人民的擁護。孟子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指出「民 貴君輕」,甚至主張君主可以「變置」(《孟子‧盡心下》)。《六韜》一方面 繼承並吸取了春秋以來的「重民」思想,認為工、農、商是國家的支柱:「大農 、大工、大商,謂之三寶」,「三寶全,則國安」;同時又為這種民本主義思想 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者 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莫常有之,惟有道 者取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得天下也」。這就從根本上回答了民 為什麼是本,以及君主為什麼可以變置的問題。 《六韜》認為,天下屬於人民所有,因此「取天下」必須得到人民的擁護,而要 取得人民的擁護,又必須做到政治上的「有道」。既然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所 以只有與天下人同其利,才是「有道」的政治。所以它說:「同天下之利者,則 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 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 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 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六韜》吸取了儒家仁義的概念,並且提出了「國之大務」在於「愛民」。並主 張仁義與民眾之利的統一,民眾的利是仁義的內容和目的,離開了利民富民也就 談不上什麼仁義,「人君必從事於富,不富無以為仁」,即把國家人民的富放在 重要地位,「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民富則仁義自興,富民是實行仁義的基 礎,是治國的根本。 由《六韜》首先提出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命題,可以 說是中國先秦時期政治思想中,最富有民主色彩的光輝思想。《呂氏春秋》說: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從而主張「廢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 」(《呂氏春秋‧恃君》)。賈誼說:「故天下者,非一家之有也,唯有道者理 之,唯有道者紀之,唯有道者使之,唯有道者宜處而久之」(《新書‧修語下》 )。魏徵在其所編的《群書治要》一書中,對《六韜》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的話,共摘引了三處,用以告誡唐太宗。唐太宗也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 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貞觀政要‧論政體》)黃宗羲提出,賢君明 主的標誌是「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明夷待訪錄‧原君》) ,這說明歷史上許多政治家、思想家都從《六韜》的這一光輝的命題中吸取了充 分的營養,其影響十分深遠,真是飽含著真理的《老人言》! 領導者「無為而治」,清淨寡欲,「善與而不爭」 《六韜》認為,自然界的變化及其生成萬物,是按照自然本身的規律,「天生四 時,地生萬物」,「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道斂,萬物盈;冬道 藏,萬物靜」,「何憂何嗇,萬物皆得;何嗇何憂,萬物皆遒」,「天無為而成 事」,是自然無為的過程。因此人類社會應該效法自然,「聖人配之以為天地經 紀」,「聖人守此而萬物化」,實行「無為而治」。這是吸取了道家《老子》的 思想,黃老學說與《六韜》思想都對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 用。 《六韜》在總結歷史上統治者被人民推翻的經驗教訓中,看到了統治者「好財利 ,巧奪萬民」、驕奢淫佚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因此把「無為」的內容規定為統治 者不與民爭利,即所謂「善與而不爭」。什麼是「善與」?「薄賦斂,則與之」 ,輕徭薄賦即是「善與」,實行這種政策的結果,便是「民無與而自富」,由於 「無取民者,民利之」,減輕了賦役,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的物質利益的要 求,便爭得了人心,這就叫做「無取於民者,取民者也」,從而實現了「從無取 於民」到「取民」的轉化。 能否實現「善與」的政策,關鍵在於統治者不與民爭利,做到清淨寡欲:「聖人 務靜之,賢人務正之。愚人不能正,故與人爭。上勞則刑繁,刑繁則民憂,民憂 則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所謂「靜之」,即指君主要 克制自己的欲望,清淨寡欲,「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具體的說:「金銀珠 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寶,淫佚之樂不聽,宮垣屋 室不堊」。只有如此,才能不與民爭利,「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實 行無為而治,「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 《六韜》把「無為」規定為領導者的清淨寡欲,不與民爭利,遵照客觀規律,不 要瞎指揮,安民而不擾民。這對漢唐盛世是有深刻影響的,西漢初實行清淨無為 、與民休息的政策,使政治上得到了安定,經濟上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與《六 韜》「無為而治」的思想是息息相關的,《六韜》在兩漢盛行,正是由於它為當 時的政治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直接促進了漢初的「文景之治」。唐代之所以出 現「貞觀之治」,其原因之一,是當時的領導人認識到政權的鞏固取決於人心的 向背,從而採取了一些措施,在某種程度上防止了領導者的驕奢。例如魏徵說: 「人主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位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 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固可以無為而治」。(《資治通鑑》 太宗貞觀十一年)唐太宗臨終之際,告誡皇太子說:「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 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 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驕惰奢縱,則一身不保」。(《資治通 鑑》太宗貞觀二十一年)魏徵和唐太宗的這些話,不僅與《六韜》的思想一脈相 承,某些詞句甚至極為相似,這也說明《六韜》關於「無為而治」的思想,在中 國古代歷史上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真是飽含著智慧的《老人言》! 嚴格依法行事,「殺貴大,賞貴小」 《六韜》重視法治,把能否實行法治視為關係國家存亡的重大問題。「文王問太 公曰:願聞治國之所貴?太公曰:貴法令之必行。必行則治道通,通則民大利, 大利則君德彰矣。君不法天地而隨世俗之所善以為法,故令出必亂,亂則復更為 法,是以法令數變,則群邪成俗而君沈於世,是以國不免危亡矣。」 《六韜》認為「不法法」是「國之大失」;「不法法則令不行,令不行則主威傷 ;不法法則邪不止,邪不止則禍亂起;不法法則刑妄行,刑妄行則賞無功;不法 法則國昏亂,國昏亂則臣為變;不法法則水旱發,水旱發則萬民病;君不悟則兵 革起,兵革起則失天下」。 它從正反兩個方面反復論證了實行法治的重要。其中特別強調了「不法法」的危 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戰國以來,多數國家都公布了成文法,當時的問題已經 不在於是否實行法治,而在於有了法是否能依法行事。當時「不法法」的情況是 複雜的,如有「民不事農桑,任氣游俠,犯歷法禁」;或有官吏不「忠正奉法」 ,「暴虐殘賊,敗法亂刑」;或有「法政阿宗族」,執法屈從於權貴者等等,而 以最高統治者的「不法法」危害最大,因為君主「愛專制而擅令」,常「以私善 害公法」,從而導致亡國的危險。《六韜》主張不論君臣上下,貧富貴賤,都要 以「公法」為準繩。「賢君治國不以私害公,賞不加於無功,罰不加於無罪,法 不廢於仇讎,不避於所愛,不因怒以誅,不因喜以賞。」反對君主以個人的喜怒 愛惡破壞公法。 《六韜》認為,推行法治的重要手段是行賞罰,「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賞 所以存勸,罰所以示懲」,全在於誠信,「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賞 信罰必於耳目之所聞見,則所不聞見者,莫不陰化矣」,這樣便可達到「賞一以 勸百,罰一以懲眾」的目的。它還提出了一條「殺貴大、賞貴小」的原則。所謂 大,係指權貴而言,因為法之不行,主要受撓於權貴,「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 刑上極也」,只有這樣,才能「殺一人而三軍震」;所謂小,係指社會的最底層 ,當他們有功當賞時,由於社會地位低下,遭到忽視,因此要「賞及牛豎、馬洗 、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只有這樣,才能「賞一人而萬人悅」。顯然這裡, 《六韜》吸取了先秦時期法家的思想,如「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不 過《六韜》用「殺貴大,賞貴小」這樣有強烈反差的語言,突出了賞罰的重點之 所在,這對於推行法治是有重大意義的。歷史證明,凡是真正按照這一原則做的 ,法治就能得以貫徹。後人曾稱讚諸葛亮說:「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 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孔明所以能令賢愚僉忘其身也」。(《武經七書匯 解‧賞罰篇》)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諸葛亮之所以重視《六韜》的原因了。 《六韜》在主張以法治國的同時,又不排斥儒家的仁義思想,並把「愛民」視為 實行法治的前提,主張「害民者有罪」,這樣就把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種思想 協調在一起。漢以後曾實行過王霸並用、外儒內法的政策,固然是對秦王朝滅亡 的教訓的總結,但從思想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六韜》已經提出了這樣的主張, 《六韜》受到漢唐盛世的重視,絕非偶然,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真是充滿著辯 證法的《老人言》! 用人的標準及如何考察和識別「賢與不肖」 《六韜》重視尚賢、舉賢,認為這是一個關係到國家政權存亡的關鍵問題,不能 不給予高度的重視。「文王問太公曰:君國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 :不慎所與也」。 何謂「不慎所與」?宋人解釋說:「此章『不慎所與』一句最重,諸葛武侯曰: 『親君子,遠小人,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世有與非其人而國不失者乎?」有國則有守,欲守國必先求得與我守國之人, 這即「所與」的問題。如果能夠「上賢下不肖」、「修德以下賢」,則能「王天 下」;反之,「不慎所與」,用人失當,「賢人逃隱於山林,小人任大職,無功 而爵,無德而貴,專恣倡樂,男女昏亂,不恤萬民,違陰陽之氣,忠諫不聽,信 用邪佞,此亡國之君治國也」。必定失掉人民和國家。所以《六韜》論述的重點 不在舉賢的重要性,而是用人標準以及如何考察識別的問題。 關於用人標準問題。「文王問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太公作了原則地回 答,重在去奸鋤惡,因為在社會動亂時期,魚目混雜,「下不肖」的問題便顯得 更加迫切。《六韜》用人的著眼點放在有利於國家政權的鞏固和經濟的發展,同 時又十分注意道德思想品質和作風,這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後世直到現在也都有 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於如何考察和識別「賢與不肖」。「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 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 之實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真賢也 」。之所以有舉賢之名而無舉賢之實,是因為不能正確區別「賢與不肖」。它特 別強調,不能以世俗之毀譽為標準去選拔人才,因為「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 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 於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而國不免於危亡」。因此必須有一 個客觀的標準和考察的手段。譬如:「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 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舉賢之道」的要點是 「按名督實」。「名」指官職以及這官職的職能、任務,「按名」就是根據官職 規定的任務去選拔人才,而被選中擔任某種官職的人及其工作情況,被稱為「實 」。考察其名實是否相符,就是「按名督實」,這一套辦法主要是為了解決「舉 賢之道」,即解決選拔和考察人才,這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真是具有深遠意義 的《老人言》! 「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老人言》內容豐富而精闢,除《六韜》外,還包容了《孟子》、《荀子》、《 禮記》、《易經》、《易傳》、《管子》以及佛經等,體現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 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一些治國理念、社會管理經驗與智慧,現 在讀起來,真是發聾振聵,震撼人心,扣人心弦,發人深省。 當代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說:「自從人類在大自然中心地位處於優勢以來 ,人類的生存沒有比今天再危險的時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劇,而且社會管 理也很糟糕。」他認為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 法。(《展望二十一世紀--湯恩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公 司一九八五年版) 西方七十五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一九八八年在巴黎集會,在新聞發布會上最精彩 的是漢內斯‧阿爾文博士(瑞典人,一九七年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發言。他在 其等離子物理學研究領域的輝煌生涯將近結束時,得出了如下結論:「人類要生 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一九八八年一月 十四日《坎培拉時報》「諾貝爾獎獲得者說要吸取孔子的智慧」作者:帕特里克 ‧曼漢姆來自巴黎的報導) 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可 以作為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這是在人類文明對話年(二一年),由當時聯 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所主持的一個世界知名人士小組中,瑞士神學家孔漢思提 出的。 北京保利博物館裡展示著一個古代器皿,在器皿上共有九十八個字的銘文中,「 德」字出現了六次,說明了「德」字跟治國的觀念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非常重要 了。而且,幾千年來,「道法自然,以德治國」已經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軸心。 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極大的強健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韌性。 《老人言》告訴我們:人類大家庭,以和平與寬恕相待,才能共存共榮,和平在 自己內心裡。唯有愛好中國傳統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愛好和平,才能帶來 和平。古今中外,大聖大賢的教誨,才是人類億萬代生存幸福之根基,才是社會 、國家、世界永恆長治久安之大道,不可不知也。 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有一對聯,上聯講的是「修己」:「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 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下聯講的是「 安人」:「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 水,斯文定有攸歸」。 《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如果我們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各族廣大民眾都能讀懂並身體力行《大學》 中的修己安人之道以及嶽麓書院這一對聯,都能深入領會《老人言》的真諦,那 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軟實力則會大大的增長,有利於建設中華民 族共有精神家園,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真是具有普世價值的《老人 言》! 現在我們人類除面臨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枯竭、財富浪費等外部危機外, 還面臨著深刻的人性異化、精神下陷、意義喪失、生命迷茫的內部危機。科學累 積的成果愈多,人心愈向外貪婪奔馳,工具理性和技術統治愈強大壓抑,生命意 義及精神自由的空間愈狹小。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感到的卻是自我的「物化」 。如何從高瞻遠矚的角度使人一念覺悟,從根本上關懷人的生命本質及具體成長 呢?重新回到富有生機的文化歷史傳統,走向人類精神生命的深層,挖掘能夠淨 化人性的人文歷史資源,建構有利於每一個體生命全面成長的現代文化教育,在 合乎人性、人道的前提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歷史,從而回應現代人類面臨的問 題,應該說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的人文精神在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從《老 人言》到儒、道、釋經典著作,他們的真思想、真精神,他們所表達的古聖先賢 的德行智慧在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今天在鋪天蓋地的西方文化包圍之下,我們已經失去了水的清澈和天的湛藍,也 沒有了如顰似黛的遠山和旖旎多情的湖水,草木已經失去了傳情解意的靈性,山 水也不再有那種飽含詩情畫意的溫馨。這便是盲目追求西化、過分追求經濟發展 的急功近利所帶來的惡果。從我們自己的傳統文明中去尋找智慧資源,用傳統的 儒、道、釋精神所成就的生命情趣,去矯正由於城市生活喧囂和污穢所給人們帶 來的生命焦慮,從而創造出一種與西方現代文明有別的新型文明的生活方式,這 或許是我們民族復興的一次難得的機遇,因為只有對人類的文明進步有所貢獻, 我們才有可能恢復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而我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便有 可能從對西方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某些弊端的矯正入手。 讓我們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以感恩心、恭敬心、敬畏心,真誠地做古代先聖先賢 的小學生,從《老人言》入手,逐步步入儒、道、釋的文化殿堂,去尋找,去體 悟我們民族文明發展的動力和精神資源,這是我們今天制度創新和文化重建的必 由之路,也是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最後我們要真誠地感恩老法師的開示,讓我們心明眼亮。他老人家還提醒我們: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生活 在感恩的世界: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 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鞭打你的 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 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明白了這些 道理,我們就懂得了人生,明白了因果;進而體悟到《老人言》的意義和價值。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白頭到此同休戚,青史憑 誰定是非。」(林則徐)讓我們炎黃子孫以這樣的態度與胸襟去領悟和把握《老 人言》中的智慧,去迎接和應對形形色色的「鴉片戰爭」的考驗。這樣,我們才 能在未來持久的、殘酷的大國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善哉!善哉! 中華傳統倫理與當代道德建設 --《老人言》學習體會 ○劉余莉(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獎學金獲得 者,教授)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在精神 文明建設和道德建設方面卻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例如假冒偽劣充斥、貧 富懸殊拉大、國有資產流失、食品安全堪憂、貪污腐敗盛行、言路不夠暢通等。 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與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學習《老人言》後才認 識到,所有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都在於人的道德敗壞、見利忘義,甚至良 心泯滅所導致的。換言之,是因為對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所導致的。 一、社會腐敗現象的根源在於人的道德素質 在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國出現了如上種種不盡人意的 腐敗現象。而與此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的問題似乎沒有這樣嚴重。因此,很多學 者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認為只要把維護公平正義為目的的民主政治制度搬到中國 ,就可以解決中國的問題。但由於忽視了西方政治制度產生的文化背景,不可避 免地出現了「異體移植」的弊端。 西方以維護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政治制度是在宗教文化的傳統中產生的。換言之, 西方的政治制度維護公平正義,而仁慈博愛的道德情感是通過教會培養的。所以 ,事實上,西方人維護社會秩序是依靠「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政治制度 ,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卻僅僅看到了其 重視公平正義的政治制度建設的一面,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種政治制度所得 以建立的根:即一定程度的公民道德素質。所以即使可以把西方某些先進的制度 搬到中國來,但是卻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安利公司初到中國發展的時候 ,有一項全球通行的「無償退款制度」,即顧客對產品不滿意,可以拿著空瓶子 到公司要求退款,而公司會把全部購貨款退回。這項制度在任何其他西方國家奉 行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到中國的時候,卻遇到了瓶頸:因為每一天公 司都有排著長龍的用戶拿著空瓶子到公司要求退款,最後迫使公司不得不改變了 其全球通行的「無償退貨制度」。而這種現象在長期宗教教育下、以誠信為基本 道德品質的西方國家從來沒有遇到過。 同樣,把西方奉行的民主制度搬到某些鄉村進行民主選舉村幹部的時候,也不可 避免地出現了大量的賄選拉票、營私舞弊等現象,讓民主選舉都變了味。顯然, 這些問題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制度問題,而更根本的是人的問題。正如《禮記‧中 庸》上記載孔子所言:「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如果領導者 是高尚的、有道德的、有公心的人,無論是在何種制度下,都不會對社會、對單 位造成太大的危害。例如,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出現的「能人現象」就是如此 :一個企業馬上就要倒閉了,但只是換了一個領導者,結果在短時間內就把企業 扭虧為盈。其實,這個所謂的「能人」,不僅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而且首先是一 位有德的人,因為他不是想方設法地把國有資產據為私有,他所制定的政策、所 採取的措施是為了整個企業的長遠發展。誠如當代西方著名的倫理學家麥金泰爾 所認為,無論道德原則有多麼具體和完美,如果人們不具備道德品格或美德,這 些原則就不會起作用。他說:「無論美德與法律之間在其他方面有著怎樣的緊密 聯繫,對於法律的應用而言,它僅僅對那些擁有正義的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發揮作 用。」(見麥金泰爾《美德的追尋》,倫敦:Gerald Duckworth,一九八一年。 )更進一步講,公平的制度必須得有正義美德的人才能設計出來,而即使公平的 制度設計出來了,也必須有正義美德的人才能實施到位。因此,道德建設的重點 不是設計公平正義的制度或規則,而是要培養具有正義美德的人。 忽視道德教育而僅僅關注公平正義的制度設計,會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法律管 轄之外的「反社會行為」比比皆是。「反社會行為」是指沒有觸犯法律,但不道 德的行為,如青少年吸毒、酗酒、賣淫、鄰里糾紛、中學生以強凌弱現象,此外 ,離婚率上升、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年齡愈來愈低更成為日益嚴重的 社會問題;二是監獄以人滿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為憂。嚴格的法律和監督機制 可以把犯罪的人關進監獄,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 犯人們在監獄裡學到的是更加狡詐的作案方式,一旦被釋放出來,仍然會為害社 會,所以西方社會出現了《老子》上所說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情形。顯 然,這些問題僅靠公平正義的制度是無法解決的。正如麥金泰爾在他的另一本著 作《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所質疑的:如果忽視了個體美德的培養,所謂 的正義制度、正義規則是「誰之正義」呢?(見麥金泰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 性?》,倫敦:Gerald Duckworth,一九八八年。) 這一點古人給予了精闢的闡述:「故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 者,治之端也;人者,治之源也。故有人(賢人君子),法雖省,足以遍矣;若 無人,法雖具,足以亂矣。故明主急得其人也。得其人,則身逸而國治,功大而 名美,若夫失人,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道德教 育培養具有道德素質的人(特別是領導者)才是社會治亂的根本。也就是說,社 會和諧與否,從根本上取決於人心的善良和行為的正當,即古人所謂「人心正則 國治,人心邪則國亂」。《孟子‧離婁上》也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 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只有仁人應處於領導地位。不仁的人處於領導地 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廣大的民眾。 而德才兼備的領導者不是憑空出現的,必須靠教育才能培養出來。所以中國的文 化傳統不是一種宗教文化,而是一種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文化,注重通過家庭教 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等形式,培養德才兼備的人作為官吏的候補 ,並進而從官吏的選拔、考核、監察、獎勵、培訓和管理制度上落實了「進賢受 上賞,蔽賢蒙顯戮」的主張,保證了德才兼備的人被選拔到領導職位上。換言之 ,它是在制度的設計中就同時兼顧了公平正義和仁慈博愛這兩個方面。所以中國 歷史上的理想政治制度是聖賢政治,其結果是:「賢君之治國,其政平,吏不苛 ,其賦斂節,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賞賜不加於無功,刑罰不施於無罪, 害民者有罪,進賢者有賞,官無腐蠹之藏,國無流餓之民。」而廢棄聖賢政治不 用的結果,「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智,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 少黨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邪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亂世 愈甚,故其國不免於危亡。」而這,似乎恰恰是民主制弊端活生生的寫照。 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屢經改朝換代的動盪,但一旦政權建立,在一兩年之內就 能夠恢復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這絕非偶然,而是因為中華文化 本身就是一種經世致用的文化。「英人湯恩比言,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唯 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孔孟以孝、仁、敬、義存心,忠、恕為用;大乘以 真、誠為體,慈、悲妙用。深信聖賢教育,能覺悟人性,喚醒人心,回頭是岸。 」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經驗 目前我們的道德建設之所以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虛心地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倫理道德教育的規律,因而導致了目前對道德教育的重視 不夠、對道德教育規律的理解不足,並進而使人們對道德教育喪失了信心。 我們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道德教育處於「談起來重要 ,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必要」的尷尬地位。而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 能夠奏效,是因為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觀念,並融合了道家和佛家 的思想,切實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高度重視道德教育,樹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確目標。 中國傳統社會對道德教育的重視,是從治國理念的高度來加以重視的。早在《禮 記‧學記》上就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就是說,建立一個政權和領 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而「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 記‧學記》),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而使人的善良不斷增長。強 調了教育的先後次序,一定是首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即先培養德行,後學習知 識、技能,也就是《三字經》上說的「首孝弟,次見聞」。《老人言》上也講,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之所行, 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只有教育辦好了,人心得治了,倫理關係協 調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 第二,把道德教育視為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宗教教育構成的 完整體系。 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一個完整體系: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育,養子 使作善也」《說文解字》);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大學之道,在明明 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社會教 育秉持了孔子提出的「思無邪」的理念。因此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不論音樂、 歌舞、戲劇、詩詞等等,無不是以宣揚道德、弘揚正氣為主要內容,這樣才能使 社會的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滲透到人生活中 的方方面面,因此社會教育對人價值觀的影響更是起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所 以我們的文化部門、新聞媒體,網際網路等,更應當承擔起弘揚社會正氣的責任 ,為倡導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是由儒釋道三家來共同承擔的,其內容包括倫理(五倫:父 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道德(八德: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方面,核心都是教導人們「諸惡 莫作,眾善奉行」。特別是因果教育,貫徹於儒釋道三家教育之中,如《易經》 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大學》的德本財末、「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中庸》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 必得其壽」,皆屬因果教育;而道家以講因果報應為主題的《太上感應篇》、《 文昌帝君陰騭文》、《關帝覺世經》更屬於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佛教講因果通 三世,把因果規律講得更為徹底。中國歷史上雖無西方意義上的宗教,但因社會 國家大力提倡因果教育,使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報時未到」的 觀念深入人心,婦孺皆知,故人不敢胡作妄為,無法無天。這些都為形成淳樸向 善的民風和達到社會的安定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採取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強調領導者的率先垂範。 《說文解字》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 式是身體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因此特別強調「正人先正己」、「身教 勝於言教」,強調了作為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者的領導人的道德示範作用。在 這方面,多次強調:「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見之饑寒則 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家安而天下 治。」「福禍在君,不在天時」,「無倫常,無貴賤之禮,喜聽讒用舉,無用功 者賞,無德者富,無禮義,無忠信,無聖人,無賢士,無法度,無稱衡,此國之 大妖也。」「吏暴虐,殘賊、敗法、亂行,而上下不覺,此亡國之時也。上好貨 ,群臣好得,而賢者逃伏,其亂至矣。」「聖哲君子,治之源也,官人守數,君 子養源,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而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 臣子矣。故政令不繁而俗美。百姓順上、守法、而安樂之矣。」可見,真正賢聖 的國家領導人不僅是身體力行了禮義忠信的道德楷模,而且也是在治國理念上落 實「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人。 第四,強調道德教育的先後次序,並把道德建設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通過 各種制度建設保證推行道德教育。 宋代的契嵩在《孝論》中講:「聖人之善,以孝為端;為善而不先其端,無善也 。」這就是說,勸人為善的道德教育,應當從培養人的孝心開始。這是因為,孝 的教育,培養的是人的一種恩義、情義的情感。如果恩義、情義的處世原則培養 不起來,就會形成一種以利害為取捨的處事原則,這樣的人往往就會做出見利忘 義或忘恩負義的事情來。因此,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 作亂者,鮮矣!」《孝經》上也講:「長幼順故上下治。」可見,孝心一開,百 善皆開。孝的教育是維持良好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 而中國傳統社會對孝親觀念的強化,就是通過各種制度保障的,規定不孝在法律 上要受到處罰。《孝經‧五行章》有:「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的說法 ,規定對不孝者要「斬首梟之」。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而其中不孝罪為「 十惡不赦」的罪名之一。唐律規定,罵祖父母與父母的要處以絞刑,毆者處以斬 刑,從而對不孝的種種罪行作出了更具體的處罰。 在清朝,一個縣發生了一件兒子殺父親的逆倫事件。結果,不僅這個兒子被處死 刑,縣長因失職而被撤職查辦,巡撫(相當於省長)也被記過。此外,皇帝親自 下令,把這個縣的城牆拆掉一個角,因為在古人看來,一個縣出了這樣一個大逆 不道的人,是這個縣所有人的恥辱。這樣的處分一做出來,就起到良好的警戒和 教育作用,有利於形成人們明確的道德觀念。 除了從法制方面強化推行道德教育以外,中國傳統社會還通過建築物的設計來有 效地強化和實現倫理道德的教育,把倫理道德的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人生活的 各個方面。例如,民間的四合院建築,正是為了便於實行中國傳統家庭倫理和大 家庭的生活。此外,在中國傳統社會承擔著重要道德教育功能的建築物有三種: 一是供奉祖宗的祠堂,它承擔著教「孝」的功能,教導人知恩報恩,達到「慎終 追遠,民德歸厚」的效果;二是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的孔廟,它教人尊師重道, 承擔著道德教育的功能;三是供奉了閻王的城隍廟,城隍廟裏面描繪了地獄的種 種情景,讓人明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 應關係,這有助於幫助人們形成內在的自律,使人從內心不敢去做壞事,承擔著 因果教育的功能。這種高度藝術化的社會教育,體現在傳統建築、雕塑、音樂、 繪畫、美術之中,成為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見,中國古代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並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是滲透在社會生 活的方方面面。簡單的講,社會弘揚什麼,就要通過制度激勵什麼;反對什麼, 就要通過制度約束什麼。也就是說,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兩者之間不是非此即彼 、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第五,著重培養每一個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能力。 古人說:「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如今小至家庭夫婦之間的 衝突,大至種族、國家之間的衝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彼此只知道責怪對方 ,而不能夠反躬自省而導致的。所以只有從小教導人培養起「行有不得,反求諸 己」的責任意識,遇到矛盾每個人都能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責對方 ,才能最終化解衝突和矛盾,維護社會和諧和世界和平。 古人持家治國,可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自五四運動以來,傳統文化慘 遭批判,家規大都被廢棄,即使能夠自我反省,也因無所憑依而看不到自己的過 失,致使做人沒有做人的準則,才導致人心悖逆、越理犯分之事層出不窮。所以 ,從恢復家規(《弟子規》是中國傳統家規的集大成者)開始重視家庭母教,可 以從小教會子女做人的規矩,也為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可以共同遵守的道德觀。 三、關於進一步加強道德教育的具體建議 誠如淨空老教授所言,唯有落實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才能拯救人民 心靈,化解衝突災難,達到國泰民安、社會和諧、世界大同的結果。其中,國家 重視是前提,領導垂範是關鍵,小區試驗是模範,媒體配合是保證。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人治國,道德教育實為首要。概觀今日災難繁多, 矛盾衝突四起,人心惶惶無依,究其根本,都是因為忽視了道德教育所致。特別 是中國社會發展至今,必須把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建設放在關係到黨和國家生死 存亡的高度來加以重視。 國家可以培養選拔五十位真正通達中華文化且德行兼優的教師,於中央電視臺、 各省市電視臺、網路廣播等各類傳媒,日日宣講中華傳統倫理(父子有親,君臣 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道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的精神,使人羞於作惡;同時配以因果教育,令人不敢作惡。 要真正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才選拔標準,領導 者的選拔必須具備「孝廉」的條件,無論是黨員入黨、還是選拔領導者,首要條 件即是「孝廉」。學校教育和黨校課程當以倫常道德為主修課或必修課,國家領 導人要率先參加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為社會大眾做出榜樣示範。 辦試驗點、辦特區是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在弘揚 中華倫理道德教育方面,也可以選擇一個小鎮、社區、學校、企業或監獄作為落 實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試驗區,將其試驗成果向全國乃至全球普遍宣揚。這種教 育方式已經有成功的先例,如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以聖賢傳統文化教育辦班教學,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民風顯著改善,成為「和諧 社會,禮儀家邦」的成功試驗實例(請參考《領導幹部倫理課十三講》第六講〈 弘揚中華倫理道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案例教學:以安徽廬江縣湯池鎮構建 和諧社會為例〉,中央黨校出版社二一一年版)。湯池的成功經驗曾引起了國 際矚目,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各國大使紛紛想來參觀學習。此外,海南省監獄 管理廳、吉林市松花江中學、北京匯通匯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青島大洲運動用 品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亞洲)投資有限公司、河北鑫華新鍋爐製造有限公司等 等,都在加強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試驗區的成功, 為我們通過弘揚中華文化、加強道德建設樹立了信心。 文化不能改變世界的變故,但文化可以改變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讀書,讀好書 ,尤其是這類書藝、宗旨都精美絕倫的曠世之作,它可以幫助你完成自我確認, 堅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抉擇。當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但是讓內心在歷練中成 長,逐漸堅韌,絕對不可或缺。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才能不被人生的 起伏得失所左右。通過學習把外在優秀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自然就會以一種 神閒氣定的從容,去把握「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從我做起」的真諦,解悟「心 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神髓。 【劫由業成。業由心生。欲回劫運。須正人心。世風未轉。劫運難迴。苦因不拔 。苦果難出。】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敬跋三印大經會 集本後。本經原跋,黃念祖老居士著。 【譯文】災難是由人們的(不良)思想和行為所導致的。人們的(不良)思想和 行為是由心(貪心、瞋心、痴心、慢心)所產生的。(貪心--水災,海嘯。瞋 心--火災,火山爆發。痴心--風災,颱風。慢心、不平的心--地震、海底 地震。)要想挽救災難,必須端正人心!世間的道德風尚(民心)如果不能轉變 ,那麼災難是難以避免的。如果苦的因不能拔除,那麼苦的結果是很難出離(逃 離)的。     佛教:惑(迷惑,貪瞋痴)--業--苦(八苦);因--緣--果。 【注釋】劫:災難,大難。《說文》: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另,劫: 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視之為不可計算之長 大年月,故經論中多以譬喻故事喻顯之。     業:指人的思想和行為。心:佛教中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集諸法種 子又生起諸法者,故名曰心。(或指八識。) 【經云。天地之間。五道分明。】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簡註 易解》夏蓮居大士會集本,淨空法師校註。 【譯文】《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佛說:天地之間,五道(天 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分得明明白白。這是說明宇宙間的有情眾 生,總說有此五大類別。(也有說六道的,就是在天道裡又分出一類叫做阿修羅 。所以五道跟六道的內容完全相同。)   附:《大經解》摘錄:「天地之間,五道分明」者,《會疏》曰:「天地則 所依器界,總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五道則能依有情,善惡通舉。苦 樂因果,人人常見,故云分明。」又義寂云:「天地之間,五道生死,因果分明 。」表因必有果。如是業因,如是果報,一絲不爽也。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 淨平等覺經簡註易解》夏蓮居大士會集本,淨空法師校註。 【譯文】其中的苦樂善惡,人人可見,如是業因,如是果報,絲毫不爽。有施必 有報,有感必有應。故我們現前所受的禍福,皆是過去生中所造業因的報應。人 生在世,所造之業,總是善惡夾雜。當受報時,有先樂後苦,有先苦後樂;苦樂 相承,禍福相倚。作善得福,造惡得禍,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得的 。(佛陀清淨、平等、慈悲,憐憫世人,出現世間,教化眾生。為大眾說明宇宙 人生的真實事相,教人如何處世待人接物之道。奈何眾生愚痴,信仰奉行的人很 少。是故世間眾生,因為不信佛的教誨,作惡不斷,所以生死輪迴永無休止。惡 道的苦報也不會斷絕。世人之愚昧無知胡作妄為,果報之慘,真是語言難盡。又 因業感所現,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受其報應。生死死生,無量劫 裡無有出期,很難解脫,痛不可言。)     附:《大經解》摘錄:「善惡報應」。「報應」者,《箋註》謂「有施 必報,有感必應」也。故現前所得之禍福,皆是宿因之報應。《會疏》云:「善 惡約因,報應約果。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聲影響,毫釐不差。」影必隨形, 回響隨聲,一絲不爽。業因果報,亦復如是。「禍福相承」。「承」者,《會疏 》云:「受也,繼也。」蓋宿世業因,善惡夾雜。故後世受報,或先樂後苦,或 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故云「禍福相承」。作善得福,造惡得禍,皆 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五惡五痛。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簡註易解》夏蓮居大士會集本,淨空法師校註。 【譯文】佛在此普勸我們改過修善。五惡是造作惡因,五痛是現世花報,五燒是 三途的果報。大火燒身是比喻五燒。   附:《大經解》摘錄:《淨影疏》曰:「五戒所防,殺、盜、邪淫、妄語、 飲酒。是其五惡。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以此五 惡,於未來世三途受報,說為五燒。」五惡者,惡因也。五痛者,花報也。五燒 者,果報也。「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此喻五燒也。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 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 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痛哉可傷。】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簡註易解》夏蓮居大士會集本,淨空法師校註。 【譯文】佛在這裡特別警惕我們,如果眾生敢犯此五惡,將來必定墮入惡道,長 劫受苦,很難出離。佛對於這些因果循環看得很清楚,所以為世人感嘆悲傷。   附:《大經解》摘錄:「敢有犯此」,「此」者惡也。敢犯惡者,必當永劫 輾轉於惡趣之中。故云「當歷惡趣」。「歷」者經歷。惡趣是作惡自招之果。故 舉果相,以誡眾生令止惡因也。「痛哉可傷」,表三毒所作惡因,定感痛燒之惡 果也。佛對於這些因果循環看得很清楚,所以為世人感嘆悲傷。 【注釋】  五道:(從高到低)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六道還包括阿修羅)。  五惡:清代彭際清《起信論》曰:「五惡之義,特准他經,配以十惡。其一惡 者,殺業所攝。其二惡者,盜貪所攝。其三惡者,淫業所攝。其四惡者,妄語、 兩舌、惡口、綺語所攝。其五惡者,瞋恚邪見所攝。反是即為五善,亦名十善。 」  五痛: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五痛者,花報也 。五燒者,果報也。 【太公曰。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 之死。解人之難。】選自《六韜‧卷一文韜‧文師第一》,作者姜尚(姜太公) 。 【譯文】太公(姜尚)說:「上天運行四時季節,大地蘊有礦產財富,能和人們 共同享用的,就是仁心義行。仁心義行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順。為人們免除死 亡的威脅,解決人們生存的苦難。 【濟人之急。救人之患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 、同惡、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之。凡人樂生而惡死。】選自《六韜‧卷一文 韜‧文師第一》,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能拯濟消除人們的危急,解救罹難人們的禍患,就是恩德。恩德所在, 天下就會人心歸向。堅持仁心義行,與人民大眾休戚與共,同憂同樂,好惡相同 的,就是道義。道義所在,天下之人就會爭相歸化。世人無不樂於健康生活而厭 惡死亡。 【好得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選自《六韜‧卷一文 韜‧文師第一》,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歡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為天下人謀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 天下之人就會歸附。」 【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家安而天下治。】選自《六韜‧ 卷一文韜‧盈虛第二》,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太公說:「君主不賢良,則國家危亡而民眾變亂;君主賢明有聖德,則 國家安定而社會太平。」 【禍福在君,不在天時。】選自《六韜‧卷一文韜‧盈虛第二》,作者姜尚(姜 太公)。 【譯文】「天下的禍福在於君主的賢達與昏聵,而不在天命的運行。」 【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見之飢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 ,則為之悲。】選自《六韜‧卷一文韜‧國務第三》,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善於治國的君主,統御民眾像父母關愛子女,兄長呵護弟妹那樣,看 到他們飢寒就為他們哀傷憂慮,看到他們辛勤勞作就為他們的艱苦而悲憫。」 【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選自《六韜‧卷一文韜 ‧上賢第九》,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作為君主)應該尊崇德才兼備之人,抑制無德無才之輩,任用忠信 誠實之人,除去奸詐虛偽之徒。嚴禁暴亂行為,制止奢侈風氣。」 【賢君之治國,其政平,吏不苛,其賦斂節,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選 自《說苑‧政理》卷七,西漢劉向撰。 【譯文】「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所施行的政令一定是公平正直的,各級官吏不 苛刻百姓,徵收的稅賦一定是合理、收斂而且有節制的。他的生活非常簡樸,不 以權謀私、違法亂紀、損公肥己,隨便的破壞法規。 【賞賜不加於無功,刑罰不施於無罪,害民者有罪,進賢者有賞,官無腐蠹之藏 ,國無流餓之民。】選自《說苑‧政理》卷七,西漢劉向撰。 【譯文】法紀嚴明,獎罰得當,賞賜不會被授予無功之士;刑罰也不會施加於無 辜的人。舉薦賢能的人士要重重獎勵。官府沒有腐蝕的儲藏,國家無流離失所、 飢寒交迫的難民。」 【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智。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 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邪臣以虛譽取爵位。】選自《六韜‧卷一 文韜‧舉賢第十》,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君主以世俗所稱讚的人為賢能,以世俗所詆毀的人為不肖之徒,那麼黨 羽多的人就會被提拔重用,黨羽少的人就會被排斥屏退。這樣邪惡之人就會結黨 營私而埋沒賢能,忠臣無罪而被陷害置於死地,奸臣憑藉虛名騙取功名利祿權力 。 【是以世亂愈甚。故其國不免於危亡。】選自《六韜‧卷一文韜‧舉賢第十》, 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所以社會愈來愈混亂,國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 【人君有六守、三寶。六守者,仁、義、忠、信、勇、謀。三寶者,大農、大工 、大商。】選自《六韜‧卷一文韜‧六守第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君主應該做到六守、三寶。六守:一是仁愛、二是正義、三是忠誠、四 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謀。三寶是:大農、大工、大商(大:重視發展、組 織起來集體生產、工作、經營的農工商業。)三件事。 【六守長則國昌,三寶完則國安。】選自《六韜‧卷一文韜‧六守第六》,作者 姜尚(姜太公)。 【譯文】常常選拔具備六守標準的人得到重用,君主的事業就能昌盛發達;三寶 發展完善,國家就會長治久安。 【太公曰: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六韜‧卷 二武韜‧順啟第十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太公說:「正義勝過私欲,國家就能昌盛;私欲勝過正義,國家就會衰 亡;敬謹勝過懈怠,國家就能吉祥;懈怠勝過敬謹,國家就會滅亡。 【故義勝怠者王,怠勝敬者 (亡)。】《六韜‧卷二武韜‧順啟第十六》,作 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所以道義勝過怠惰,國家定能強盛;怠惰勝過道義,國家就會衰亡。」 【無倫常,無貴賤之禮,喜聽讒用舉,無功者賞,無德者富,無禮義,無忠信。 】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大眾沒有人倫道德,沒有長幼尊卑之禮儀。喜歡用阿諛逢迎之人所舉薦 的人士。無功勞者反而受到賞賜。沒有仁義道德的人趁火打劫地暴富;社會沒有 道德規範,不孝親尊師、尊老愛幼,沒有仁義,就沒有忠君愛國有信義之人。 【無禮義,無忠信,無聖人,無賢士,無法度,無稱衡,此國之大妖也。】選自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沒有仁義,就沒有忠君愛國有信義之人。沒有睿智英明的聖人,就沒有 賢良人士;沒有治理國家的法度,就沒有權衡的規則。法紀不明,有法不依,執 法不嚴。這些都是危害國家的大禍害呀。 【太公曰:吏暴虐,殘賊、敗法、亂刑,而上下不覺,此亡國之時也。】選自《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太公說:「官吏不體恤民情,讒上欺下,暴虐百姓,戕害社會,敗壞法 紀,擾亂刑法。在位不正,而且居上不明,不能察處,這就是國家將要敗亡時期 的現象啊! 【上好貨。群臣好得。而賢者逃伏。其亂至矣。】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 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君主喜歡錢財,各級官吏都營私舞弊;而賢明人士隱逸起來,躲避腐敗 政府,不為虎作倀。那這個國家就是一個豺狼當道,橫行無忌的社會了。」 【待天下之賢士,勿臣、而友之。則君以得天下矣。】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 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對待天下有才能的賢明人士,不能像對待臣子一樣,而要像對待朋友一 樣的態度。那麼國君就會由此得到天下人的心了。 【太公曰:天下有粟,聖人食之。天下有民,聖人收之。天下有物,聖人裁之。 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愛天下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選自《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譯文】太公說:「天下的糧食,聖人來安排;天下的人民,聖人收養他們;天 下的事物,聖人會公平正直的來裁決處理。為天下大眾謀利益者,就能取得天下 。使社會和諧安定的人,他的統治就會穩定牢固。君主關愛天下百姓,則國家長 治久安;以仁心義行道德治理國家的人,自然會移風易俗,影響教化百姓風尚淳 樸。 【天子者,天下相愛如父子,此之謂天子。】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文韜 》逸文【總述】。 【譯文】天子者,就是使天下人相互關愛如同父子兄弟的,是符合『上天有好生 之德』自然規律的君主,這才稱呼他是天子。」 【不好生而好殺,不好成而好敗,不好利而好害,不好與而好奪,不好賞而好罰 。】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不喜好憐惜生命和平安康而樂於殺戮。不關注成就完善社會教化體系, 而喜歡破立革命;不喜好給予而樂於禍害。不為大眾謀福祉,而只關注自己利益 ;不喜好與人利益而樂於爭奪。不喜好獎勵而且也不認真論功行賞,而好嚴刑峻 法,罰不當罪。 【妾媵為政,內外相疑,君臣不和,拓人田宅以為台觀,發人丘墓以為苑囿,僕 媵衣文繡,禽獸犬馬與人同食,而萬民糟糠不厭,裘褐不完。】選自《群書治要 》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宮廷侍妾妻妾參政干政。國家內外相互猜疑,上下君臣無法和諧共處、 同心協力。強行占用別人的土地、宅院,為自家修建亭台樓館。將別人的墳墓橫 加發掘,來建造園林,改造成供自己驕奢淫逸的娛樂場和遊獵地。為炫耀富貴, 給僕人也穿上錦繡華麗的衣服。禽獸家畜都吃著和人一樣的食物。而天下還有千 千萬萬的百姓食不果腹,就連酒糟、米糠這樣粗劣的食物也吃不飽。多少人衣不 蔽體,身上粗劣簡陋的衣服都是破爛不堪。 【其上不知而重斂,奪民財物,藏之府庫,賢人逃隱於山林,小人任大職,無功 而爵,無德而貴,專恣倡樂,男女昏亂,不恤萬民,違陰陽之氣。】選自《群書 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而身居高位的人們對此毫無知曉,不斷地對百姓橫徵暴斂,搜括百姓財 物,充實官家,藏入府庫。賢能的人被迫退隱山林,而那些卑鄙小人卻身兼重職 ,毫無功績,卻被加官進爵,毫無德行,卻擁有大富大貴。專橫放肆,男女綱常 倫理混亂不堪,絲毫不去體恤百姓。違背了陰陽大道之規律。 【忠諫不聽,信用邪佞,此亡國之君治國也。】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 《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忠實的諫言絲毫不去理會,聽信和任用那些善於花言巧語的奸佞小人。 這便是亡國之君在治理國家。 【太公曰:一言與身相終者,內寬而外仁者也。再言與天地相永者。】選自《群 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太公說:「一句可以終身為用的話是『內寬外仁』,即內心寬宏,與人 交往能夠做到仁愛和正義;第二句可與天地共久的話是『言行相符』,就像天地 一樣的無偏無私。 【是言行相副,若天地無私也。三言為諸侯雄者,是敬賢用諫、謙下於士也。四 言為海內宗者,敬接不肖,無貧富、無貴賤、無善惡、無憎愛也。】選自《群書 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是『言行相符』,就像天地一樣的無偏無私;第三句可以是稱雄於諸侯 的話是『敬賢用諫』,就是謙恭地禮賢下士;第四句可使海內尊崇的話是『敬接 不肖』,即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善惡、不分愛憎。 【五言傳之天下無窮者。通於否泰。順時容養也。】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 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第五句可以傳遍天下而永不泯滅的話是『知曉吉凶禍福,順應天時修養 生息』。」 【武王問尚父。五帝之戒可聞乎。尚父曰。黃帝之時戒曰。吾之居民上也。】選 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周武王問太公:「五帝的戒律,您可以說給我聽嗎?」太公回答:「黃 帝那個時代的戒律說:我的位置處在百姓之上。 【搖搖恐夕不至朝。堯之居民上。振振如臨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禹之居民上。慄慄恐不滿日。湯之居民上。戰戰恐不見旦。】選自《群書治要》 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總是自感心神不定,擔心晚上的政權維持不到第二天早上。堯居於民眾 之上,總是戰戰慄慄地如臨深淵。舜位居民上,小心謹慎地總像是在薄冰上行走 。禹位居民上,戰戰兢兢,總怕當日也過不完。湯居於民眾之上,總是害怕自己 的政權維持不到第二天早上。」 【王曰。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翼翼懼不敢怠。】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 錄《文韜》逸文【陰謀】。 【譯文】武王說:「我現在剛剛收併了殷商的臣民,位居百姓之上,要小心翼翼 ,凡事恭敬謹慎,不敢稍有懈怠。」 【太公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仁蓋天下。然 後可以求天下。恩蓋天下。】選自《六韜‧卷二武韜‧順啟第十六》,作者姜尚 (姜太公)。 【譯文】太公回答說:「心胸器量覆蓋了天下,然後才能包容天下;言行誠信覆 蓋了天下,然後才能約束天下;仁愛覆蓋了天下,然後就可以統御天下。智慧的 運用權力推行仁政,恩惠覆蓋了天下。 【然後可以王天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此 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選自《六韜‧卷二武韜‧順啟第十六》,作者姜 尚(姜太公)。 【譯文】然後就可以統御天下。智慧的運用權力推行仁政,恩惠覆蓋了天下,然 後才能懷柔天下、保有天下;遇事英明果斷毫不猶疑,然後才能得到天下人的信 賴依恃;這六個條件都具備了,然後就可以治理天下。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選自《六韜‧卷二武韜‧順啟 第十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為天下人謀利者,天下大眾衷心擁護他、歡迎他;給天下百姓造成災害 者,天下人就反對他。 【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 ,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選自《六韜‧卷二 武韜‧順啟第十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關心並為天下人謀生存的,人民就感戴他的恩德;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 ,天下人就仇視他的殘暴;順應天下人意願的,天下人就歸附他;造成天下人貧 困的,天下人就憎惡他;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就把他當作依靠;給天下 人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災星。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得天下也。】選自《六韜‧卷二武韜‧順啟第十 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佔有這個治理天下的 君主位置。」 【太公曰:問之以言觀其辭;窮之以辭觀其變;與之間諜觀其誠;明白顯問觀其 德;使之以財觀其貪。】選自《六韜‧卷三龍韜‧選將第二十》,作者姜尚(姜 太公)。 【譯文】(武王問:「用什麼辦法才能真正了解他們呢?」)太公說:「了解他 們,有八種方法:一是提出問題,看他是否解釋得清楚;二是詳細盤問,考驗他 的應變能力;三是通過間諜考察,看他是否忠誠;四是明知故問,看他有無隱瞞 ,藉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讓他管理財物,考驗他是否廉潔。 【試之以色觀其貞;告之以難觀其勇;醉之以酒觀其態。則賢不肖別矣。】選自 《六韜‧卷三龍韜‧選將第二十》,作者姜尚(姜太公)。 【譯文】六是用女色進行試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處理危難,看他是否勇敢 ;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保持常態。這八種方法運用之後,一個人是賢還是不 肖,就可以區別清楚了。」 【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選自《鬻子‧大道文王問第 八》作者(周)鬻熊。 【譯文】人最大的忌諱就是知道自身有過錯罪惡卻不改,這會導致傷害他的身體 ,甚至丟掉性命。 【知善不行者,則謂之狂,知惡不改者謂之惑。】選自《鬻子‧曲阜魯周公政甲 第十四》作者(周)鬻熊。 【譯文】知道善事不實行叫做狂悖,知道惡行卻不悔改叫做迷惑。 【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上下相親,謂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 信。】選自《鬻子‧道符五帝三王傳政甲第五》,作者(周)鬻熊。 【譯文】發布實行政令,都是為天下人民造福的,稱之為道。領導者和被領導者 之間能相互親愛,稱之為和。人民的需要不必懇求就能得到,稱之為信。 【除天下之害,謂之仁。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也。】選自《鬻子‧道符五 帝三王傳政甲第五》,作者(周)鬻熊。 【譯文】為天下人民除去不利的事物,稱之為仁。仁與信,和與道,是成就帝王 的器量。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之所行, 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選自《管子‧牧民》,作者管仲。 【譯文】禮義廉恥,是支撐國家的四個道德根本。四維發揚光大,君令就可以貫 徹推行。四維不發揚,國家就會滅亡。政令所以能推行,在於順應民心;政令所 以廢弛,在於違背民心。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無他,唯仁之守,唯義之行。誠心守仁則能化,誠 心行義則能變,變化代興,謂之天德。】選自《荀子‧不苟第三》,作者荀況。 【譯文】君子保養身心沒有比誠意更好的了,做到了至誠無偽,就沒有其他的事 情了,只要守住仁德,只要奉行道義就行了。本此至誠之心來堅守仁德,就能感 化大眾了;本此至誠之心來奉行道義,就能變易人們的舊習了。變易舊習與感化 輪流起作用,就是合乎自然規律的德行。 【不誠則不能化萬物,不誠則不能化萬民,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 】選自《荀子‧不苟第三》,作者荀況。 【譯文】不真誠就不能化育萬物,不真誠就不能感化萬民。真誠,是君子的操守 ,政治的根本。 【君子恥不修,恥不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 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選自《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荀況著。 【譯文】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作恥辱,而不把被人污蔑看作恥辱;把自己不 誠實看作恥辱,而不把不被信任看作恥辱;把自己無能看作恥辱,而不把不被任 用看作恥辱。因此,君子不被榮譽所誘惑,也不被誹謗所嚇退,遵循道義來做事 ,嚴肅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弄得神魂顛倒。 【有亂君。無亂國。禹之法未亡也。而夏不世主。】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 【譯文】有昏亂的君主,沒有混亂的國家。夏禹的治國法規所以會滅亡,是因為 夏桀沒有繼承大禹的遺志。 【文武之法猶存。而周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 。治之端也。人者。法之源也。】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譯文】周文王、周武王時,法度尚存,但是周朝的後代也沒有繼承祖宗的遺志 (所以周朝也滅亡了)。所以說法規不是孤立的存在。有了聖明的君主,法規才 會存在。失去了聖明的君主,法規也會隨之流失。法令,是治理國家的源頭;而 人,是法令的源頭。 【故有人(賢人君子)。法雖省。足以矣。若無人。法雖具。足以亂矣。故明 主急得其人也。得其人。則身逸而國治。功大而名美。若失其人。則身勞而國亂 。功廢而名辱。】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譯文】所以有了賢人君子,法律即使簡略,也會使國家普遍得到治理。如果沒 有聖賢君子,法令雖然很完備,但是也能夠使國家惑亂。所以聖明的君主迫切需 要賢才君子,得到了這樣的人,自身就可以很安逸,而國家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於國於民的功勞很大,而且百姓會倍加贊許,獲得聖明君主的美名。如果失去 聖賢君子,一定自己忙得身心疲憊,而國家混亂,勞而無功,百姓怨聲載道,君 主惡名四散,名節受辱。 【聖。哲。君子。治之源也。官人守數。君子養源。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而無 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臣子矣。】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 道。 【譯文】聖人、哲人、君子,是治國的源頭。有官職的人和平民百姓都遵守天命 常道,所以在上位的人喜好禮儀規範。任用賢德之人沒有貪求私利之心,那麼在 下位的人也會有辭讓之心。招來忠信之人而恭敬的對待他們。 【故政令不繁而俗美。百姓順上。守法。而安樂之矣。】選自《荀子》第十二篇 君道。 【譯文】所以政策法令無需太繁瑣,只要通俗善好,百姓就會順應君主的意志, 並且遵守法令。這樣就可以國泰民安了。 【國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 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選自《荀子》第十一篇王霸。 【譯文】國家得到百姓的力量扶持就會富庶,得到百姓矢志不渝的忠誠就會強盛 ;得到百姓的讚美就會興盛;這三種條件都獲得就會得到天下。三者都失去的人 就會亡國。 【湯武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政令制度,所以接百姓者。有非理如豪末必不 加焉。故百姓親之如父母。為之死亡而不偷也。】選自《荀子》第十一篇王霸。 【譯文】商湯武王發動了使天下百姓都得益的事,除去了禍害天下百姓的人事。 政策法令制度,能與百姓連成一體。所以百姓敬愛他們如同敬愛父母。為國家誓 死效忠而絕不苟且偷生。 【孔子曰。國主好見小利。好權謀。好詐。】選自《荀子》第十一篇王霸。 【譯文】孔夫子說,國君喜好小的利益,喜好權謀之術,喜好虛偽欺騙。 【群臣亦從而成俗。群臣若是。則眾庶亦不隆禮義。而好貪利矣。君臣上下之俗 莫不若是。則地雖廣。權必輕。人雖眾。兵必弱。刑雖繁。令不下通。是謂之傷 國。】選自《荀子》第十一篇王霸。 【譯文】群臣必然也跟從他而成為風氣。群臣若是這樣,那麼普通百姓必然也不 會尊崇禮儀,反而喜好貪圖小利。君主與臣民之間的風氣都會是這樣,那麼天地 雖然廣闊,但權勢必然輕微。兵士雖然很多,但兵力必然微弱;刑罰雖然繁複, 政令必然不會通達。這就會使國家受到損害。 【孟子見於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 王。何必曰利。亦曰仁義而已矣。】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譯文】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 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 就行了。」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梁惠王曰。寡人願 安承教。】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譯文】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族有利? 」士和庶人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 危險了。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也從來沒有講義的人不顧君王的。所 以大王只要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梁惠王說:「我樂意聽從您的指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音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 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音官)。寡。孤。獨。廢疾 者。皆有所養。】選自《禮記‧禮運》。(注:《禮記》是中國一部重要的典章 制度書籍,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幹的人推舉 出來,使百姓講求誠信,培養和睦的氣氛。因此人們不單單要贍養自己的父母, 撫養自己的兒女,還要使天下的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 能順利地成長,(有所長處)。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年幼喪父的人 、老而無子的人、身有殘疾的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 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此言 太古之世。風俗醇樸。人無爭心故。其氣象如此。)】選自《禮記‧禮運》。 【譯文】男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職務,女子都能有好的歸宿。對於財貨,物盡其用 ,人們憎惡把它浪費,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人們都願意為 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取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 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會發生。因此人們可以夜不閉戶,這就是所說的「大同」社 會。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選自《禮記‧禮運》。 【譯文】如今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把自己的親人 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為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 力變成了世襲的,並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來鞏固國家防守,制定 禮儀作為綱紀,用來明確君臣關係。 【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智。以功為己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選 自《禮記‧禮運》。 【譯文】使父子關係淳厚,使兄弟關係和睦,使夫妻關係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 確立,劃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為自己建功立業。所以陰謀詭計因 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生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 由此成為三代中的傑出人物。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 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此正三代之治。 乃中國極隆平之世也。)】選自《禮記‧禮運》。 【譯文】這六位君子,沒有哪個不謹慎奉行禮制,他們彰顯禮制的內涵,用它們 來考察人們的誠信,揭露過錯,樹立講求仁義禮讓的典範,為百姓昭示禮法的儀 軌。如果有越軌反常行為的人,有權勢者也要將他斥退,百姓也會把這看成是禍 害。這種社會就叫做小康。 【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選 自《禮記‧禮運》。 【譯文】孔子說:「所謂的禮,是古代先王用來承受大道規律和管理人的情欲, 因此喪失禮的人則會滅亡,得到禮的人就能生存, 【失之則天理滅。人欲肆。焉得不死。】選自《禮記菁華錄》卷四 禮運第九  侯官吳曾祺評註。 【譯文】失掉禮就會使天道泯滅,人欲氾濫,怎麼能夠不滅亡呢? 【捨財。消災。集福。為人生一大事。】選自《淨空法師法語》。 【譯文】捨財布施,改過消災,修善積福,這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 淨平等覺經》。 【譯文】佛陀教育所推行的地區,大如一個國家、都市,小至鄉鎮、村落,人人 都接受佛法感化,變化氣質,皆知斷惡向善。則天下(社會)一片祥和,國家和 睦,人事和諧,順應天時,大眾和睦相處。日月天體的運轉一切正常;風調雨順 ,不會有反常的現象。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種種自然災害。國家的物產豐富 ,百姓豐衣足食,身心安順,自在安樂,各得其所,天下太平,自然也沒有人為 的戰爭災害。統治者一定要教授和培養百姓的守禮謙讓的品行。讓社會,人人盡 知崇尚道德,振興仁義。處世待人廣施仁慈。日常所行皆有秩序,都能禮讓接物 。如此,國家大眾奉公守法。 【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佛陀教育。普及推行之處所。 必然獲得如是實效之豐果。)】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譯文】國家自然就不會再有盜竊搶奪之事發生,社會的治安自然轉好,百姓無 論地位高低,貧富貴賤,彼此尊重,更不會仗恃強勢欺凌弱小。以誠待人,無有 坑害、冤枉。而使每個人都能安居樂業。 【大乘修清淨。平等。正覺之因。則成智慧。無量壽。莊嚴之果。】選自《淨空 法師法語》。 【譯文】大乘佛法所修養的是人的清淨、平等、正覺的業因,而後就會生成智慧 、無量壽、莊嚴的果報。 【謹言慎行。】選自《禮記‧緇衣》:「君子道(導)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 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考核)其所蔽;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譯文】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 【明哲保身。】選自《詩經‧大雅‧烝民》:「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 身。」 【譯文】洞察事理、要善於聰慧明智的保全自己。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譯文】當一個人知道的事情比較少的時候,擔心和掛慮就會比較少。當一個人 認識的人比較多的情況下,是非就可能會比較多。 【司馬光云: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禍。】選自《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八》 (卷)。 【譯文】君子隱匿不發議論,想躲避小人們的陷害。 【范純仁云:戒爾勿多言。多言眾所忌。不慎樞機。災厄從此始。】選自《誡子 侄詩》,宋范質(范魯公)。 【原文】戒爾勿多言,多言眾所忌。苟不慎樞機,災厄從此始。 【譯文】誡你不要隨便亂說話,亂說話最為眾人所忌。在機要之官任上倘有不慎 ,災厄就會從此開始。 【注釋】樞機:指朝廷的重要職位或機構。 【孔子與惡人言。故遜詞以免禍。】選自《少年進德錄》,丁福保編。 【譯文】孔子與不善的人對話,總是言詞恭順以免產生禍患(災殃)。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此程子教人者也。】選自《近思 錄》卷四 存養(凡七十條),作者朱熹、呂祖謙。 【譯文】心神安定的人所說的話(言論)正確而遲緩。心神不定的人言論淺顯而 急迫。冷靜謹慎的人不急於發表言論,卻字字中肯;心浮氣躁的人雖很快就發言 ,但由於缺乏深思熟慮而難免淺薄。 【菩薩三種順菩提門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選自《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婆藪槃頭菩薩造,元魏菩提 留支譯。 【譯文】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 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方便門,憐愍一 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選自《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往生論》),婆藪槃頭菩薩造,元魏菩提留支譯。 【譯文】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 心。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 恭敬自身心。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便能扭轉未來,不論是自身健康,家庭幸福,事業 成功。乃至世運災變。】 【譯文】勤奮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止息貪瞋痴三毒煩惱,便可以扭轉未來,獲 得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成功,乃至減輕和化解世界的各種災變。 【人類大家庭。以和、平,與寬、恕相待。才能共存共榮。和平在自己內心裏。 唯有愛好中國傳統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愛好和平,才能帶來和平。】 【譯文】人類大家庭,以和睦、平等、寬厚、仁恕相互對待,才能共存共榮。和 平在自己的內心裡。唯有愛好中國傳統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愛好和平,才 能帶來和平。 【古今中外。大聖、大賢的教誨。才是人類億萬代。生存幸福之根基。才是社會 、國家、世界。永恆常治久安之大道。不可不知也。】 【譯文】古今中外,大聖大賢之人的教誨,才是人類億萬代生存和獲得幸福的根 基,才是社會、國家、世界永恆長治久安的大道。不能不知道啊! 【東方聖學。皆出自性。修之弘之。福慧無量無邊。得人身。遇正教。的是百千 劫希有因緣。難逢之事。】 【譯文】東方的聖賢學問,都是從自性中流出的。修學和弘揚這些學問,能夠獲 得無量無邊的福德和智慧。得到人身、遇到聖教,的確是百千劫稀有的因緣,是 百千劫難以遭遇的幸事。 【釋迦。孔子。第一正知正見。即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中義境。深廣 無盡。唯佛與聖。乃能究竟。一切創新者。所不能知耶。】選自《淨空法師言》 。 【譯文】所謂正知正見,即遠離一切迷妄顛倒的邪知邪見。例如以不淨為淨,以 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都是顛倒。以轉迷為覺,了生脫死,離苦得 樂,趨向菩提為目的,便是正知正見。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標準,便 是正知正見。 【英人湯恩比言。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唯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孔孟仁義。孝敬。存心。忠恕為用。大乘真誠為體。慈悲妙用。】選自英國劍橋 大學教授湯恩比與日本學者池田先生的對談集《二十一世紀的對話》。 【譯文】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湯恩比教授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 有依靠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孔孟學說以仁義、孝敬存心,忠恕為外顯; 大乘佛法以真誠為根本。這是慈悲心玄妙的作用。 【深信聖賢教育。能覺悟人性。喚醒人心。回頭是岸。湯博士之言誠然。】選自 《淨空法師言》。 【譯文】堅定的相信聖賢的教育,能使人覺悟自己的本性。喚醒人心,回頭是岸 。湯恩比博士的話說得很誠懇。 【三世如來同讚歎。十方菩薩共皈依。】選自《地藏菩薩本願經》。 【譯文】三世如來共同來讚歎。十方菩薩共同皈依。 【左傳曰。夫上之所為。民之歸也。上所不為。而民或為之。是以加刑罰焉。若 上之所為。而民亦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 【譯文】《左傳》說:「上面的所作所為,是百姓的趨向。上位的人不做的百姓 有人做了,因此就(對他們)加以刑罰,就沒有人敢不警戒。如果上面的人做過 了百姓也做,那是勢所必然,又能夠禁止得了嗎?」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選自《易經‧乾卦》。 【譯文】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君子應該像天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 【保合大和。萬國咸寧。】選自《易傳‧乾‧彖》。 【譯文】世界萬物皆由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 物才是人間真道。萬方都得到了安寧,有「天下太平」之義。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選自《 易經‧乾‧象》。 【譯文】君子以仁為體,則無一物不在所愛之中。以君子嘉美所會,無不合於禮 儀,使之各得其所。堅定不移的知正守常,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方可成為成就 大業的骨幹。 【君子行此四德。居上不驕。在下不憂。】選自《易經‧乾‧象》。 【譯文】君子仁心義行,行此四德。居上不驕。在下不憂。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選自《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 火就燥。」 【譯文】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的事物相互感 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水向濕處流,火往乾 處燒。指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後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選自《周易‧乾‧文言》。 【譯文】大人的德行應與天地契合,其德如太極渾然無私,其智慧哲思可與日月 同輝。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選自《周易‧乾 ‧文言》。 【譯文】與四季合時合序並進,天地間有鬼神固有吉凶。天尚且不能違背,更何 況人呢? 【君子以厚德載物。】選自《易經‧坤卦》。 【譯文】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如果你是君子,接 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選自《易經》。 【譯文】自古以來,凡是淳厚樸實、積德行善的人家,其後代往往會發達。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選自《易經》。 【譯文】而積累不善的家族,必然給其後代禍患。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選自《易經》。 【譯文】君子以嚴肅態度持守內心的真誠,以正當方式規範言行的表現,做到既 嚴肅又正當,他的德行就不會孤單了。一個人只要做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就可以避開所有的內憂外患了。 【蒙以養正。聖功也。】選自《易經》。 【譯文】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像聖人那麼偉大的功勳。 【容民畜眾。開國成家。】選自《易經‧師卦》。 【譯文】包容天下百姓,容納畜養民眾。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小人勿用。必亂邦也。】選自《易經‧師卦》。 【譯文】對於識見淺狹、人格卑劣的小人,千萬不能啟用。否則必定會擾亂國家 ,敗壞社會。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選自《易經‧謙卦》 。 【譯文】天之運行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之運行法則,是傾壞滿 盈者而流注謙卑者。鬼神之行動法則,是加害驕盈者而福佑謙恭者。 【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選自《易經‧謙卦 》。 【譯文】人之處事原則是厭惡驕盈者而喜好謙恭者。謙卑的人受人尊敬而散發光 輝,卑下而不可逾越。此君子之所以能始終守謙,而終受其福也。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勞謙君子。萬民服也。】選自《易經‧謙卦》。 【譯文】謙而又謙的君子,謙卑自制,以自養其德。勤奮匪懈、守謙不驕的君子 ,功在天下,不矜不伐,所以萬民悅服於他。 【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余一人。君子風著。己乃無咎。化主。將欲 自觀。乃觀民也。】選自《上經隨傳‧卷三》。 【譯文】察看民俗民風,以查自己的治國之道。百姓犯有過失,其原因在於我自 身。君子的德風能普遍顯揚,我才沒有了罪過。統治者作為觀察的主體,想要反 觀自身,就應觀察民風。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選自《易經‧賁(音必)卦》 。 【譯文】觀察天道自然的運行規律,以明了時序變化的規律;同時,又必須觀察 現實社會中的人倫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係,來教 化並成就百姓。 【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選自《易經‧大畜》。 【譯文】君子要多多研究過去聖賢的言行,以此來培養和積聚自己的道德學識。 【慎言語。節飲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選自《易經‧頤卦》。 【譯文】君子說話要謹慎,飲食要有所節制。天地養育萬事萬物,聖賢之人頤養 賢人,養育萬民。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選自《易經‧ 咸卦》。 【譯文】聖人感化人心而使普天之下和諧安寧。觀看他所感化的,根據天地之間 萬事萬物的狀況就可以看得出了。 【君子非禮弗履。自昭明德。言有物。行有恆。家道正。而天下定矣。】選自《 易經‧大壯》;《家人》;《舊唐書‧孝友傳》。 【譯文】君子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越出準則和規律去做非分之事。應當充分 顯示自己的才華和美德,發揮自己的作用。君子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說話要有根據和內容,行動要有準則和規矩。家道正而不偏邪,那天下也就安定 和諧了。 【君子反身修德。見險能止。赦過宥罪。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思不出其位。其 道光明。】選自《易經‧蹇(音簡)卦》;《易經‧解卦》;《易經‧益卦》; 《易經‧艮卦》。 【譯文】君子反省自己,修養德行,面對艱難險阻,能夠立即停止。君子應當赦 免那些有過錯的,寬容有罪過的。看到善良的就馬上向它看齊,有了過錯就馬上 改正。不越位行事,所考慮的事情不會超出他所處的位置,前途遠大光明,而無 悔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選自《論語‧學而篇》。 【譯文】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現在這句話經常被用以 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之所以喜悅是由於來的朋友是求道而來,有共同的 志趣。) 【順乎天。應乎人。悅以先民。民勸矣。】選自《易經‧兌卦》。 【譯文】上順應於天,下順應民眾,以身先百姓為悅,人民才能接受勸勉。 【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選自《易經‧節卦》。 【譯文】有度有制而節之,萬物都遵循固有的規律運行,就能不傷及財貨、不危 害民眾。 【信立而後邦乃化民。各得其所。直而正。靜而順。乖爭不作。物無巧競。】選 自《淨空法師法語》;《周易正義》;《下經豐傳卷六》:「剛得中,則直而正 ;柔在內,則靜而順;說而以巽,則乖爭不作。如此,則物無巧競,敦實之行著 ,而篤信發乎其中矣。」 【譯文】信義建立以後,國家才能教化民眾,各得其所。剛直而公正,安靜而柔 順,紛爭之事不再發生,無人用巧詐的方式競爭財物。 【敦實之道行。篤信發乎其中矣。】選自《淨空法師法語》;《周易正義》;《 下經豐傳卷六》:「剛得中,則直而正;柔在內,則靜而順;說而以巽,則乖爭 不作。如此,則物無巧競,敦實之行著,而篤信發乎其中矣。」 【譯文】敦厚誠實之風盛行,深厚的信義都從人們的內心生發出來。 【順其所同則吉。乖其所趣則凶。】選自《周易正義》。 【譯文】順人所通則吉,違背大眾則凶。 【德合天地。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樂天知命故不憂。曲成萬物而不遺。】選自 《周易正義》。 【譯文】聖人與天地合德,知曉宇宙萬物,道義周濟天下,樂於順應天命,通曉 命運,因此不會產生煩惱,委屈成就萬物而沒有任何遺棄的。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 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選自《易傳‧繫 辭上傳‧第八章》。 【譯文】孔子說:「君子在房間裡,所說的話善,那麼千里之外的人就會有回應 (響應),何況是近處的人呢?君子在房間裡,所說的話不善,那麼千里之外的 人就會違背,何況是近處的人呢?言語出自於身體,施加於人民。 【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榮辱之主。可不慎乎。】選自《易傳 ‧繫辭上傳‧第八章》。 【譯文】行為發動於近處,見於遠處。言行,是君子的關鍵,是關係到榮辱的最 重要的因素,怎麼能不慎重呢?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選自《易傳‧繫辭上傳‧第八 章》。 【譯文】正義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者,二人若同齊其心,其纖利能斷截 於金。金是堅剛之物,能斷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此謂二人心行同也。「同心 之言,其臭如蘭」,言二人同齊其心,吐發言語,氤氳臭氣,香馥如蘭也。此謂 二人言同也。 【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選自《易傳‧繫辭上傳‧第 八章》。 【譯文】「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者,小人居上位必驕慢,而在下必暴虐。為 政如此,大盜思欲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者,若慢藏財物,守掌不謹 ,則教誨於盜者,使來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音卻。誠實、謹慎) ,是教誨淫者,使來淫己也。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選自 《易傳‧繫辭上傳‧第十章》。 【譯文】《易經》所體現的道理,不是憑藉人的思考,更不是人為地創造出來的 ,它無聲無響,決不妄動,通過感悟這種道理就可以通曉天下萬事萬物的事理。 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妙的道理。 【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選自《易傳‧繫 辭上傳‧第十章》。 【譯文】哪一種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易經》是聖人用來深入探求研究事物微妙 之理的書。正因為深入,所以能夠與天下人的心志貫通;正因為微妙,所以能夠 成就天下的一切事務;正因為神妙,所以能夠不急於求成卻自然而然地很快成就 ,不用主觀地去做什麼卻順從自然,而自然達到理想的目的。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是以天佑之。吉無不利。】 選自《易傳‧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譯文】上天所輔助的對象是能夠順從天地之道的人;人與人之間輔助的對象是 講究誠信的人。按照誠信的要求去做事而時刻不忘記順從天地之道,因此能夠從 上天得到保佑,吉祥而沒有什麼不好。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守位曰仁。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一章》。 【譯文】天地的偉大品德是使萬物生生不息。聖人最寶貴的是恰當而崇高的地位 。用來守護這種地位的是仁愛之心。用來得到民眾擁戴的是財物。管理天下財物 而端正人們的言辭,禁止民眾為非作歹的叫做道義。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 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譯文】不能積累善行,就不可能成就美名;不積累惡行,就不可能威脅到生命 。小人認為小的善行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而不去做,認為小的惡行是沒有什麼 妨礙的,因而不加以去除。 【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譯文】所以當惡行積累起來以後就無法掩蓋,罪過加大而無法解救。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 全也。】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譯文】君子使自己立身安定然後才能行動,先使自己內心和平然後再發表言論 ,使交情能夠穩定然後再有所要求。君子能夠在這三個方面加強修養,所以才能 保全自己而不受損傷。 【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選自《易 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譯文】君子應該在安定的時候卻不能忘記了危難的時候,存在的時候卻不能忘 記滅亡、消亡的可能,天下太平的時候卻不能忘記動亂的威脅。憑藉著這一點, 才能保證身心的安樂,並進而保全所擁有的邦國(封地)和家族。 【天之道。曰陰與陽。地之道。曰柔與剛。人之道。曰仁與義。】選自《易傳‧ 說卦傳‧第二章》。 【譯文】天的運行規律是陰與陽,地的運行規律是柔與剛,人的處世準則是仁與 義。 【中國特色  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義。禮。智。信。  四維。禮。義。廉。恥。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重義。循理。】選自五倫出自《孟子》。  五常:仁義禮智由孟子提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為五常。  四維:出自《管子》。  八德:由孫中山先生提出。 【譯文】五常倫理:一、父子有親,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順,父 慈子孝,自然父子有親也。二、夫婦有別,夫待妻盡其責任,妻事夫君盡溫和, 夫愛護賢妻,妻敬愛夫君,夫唱婦隨,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議而行,自然夫妻有 情也。三、君臣有義,君使臣以禮,臣奉君以忠,君不學桀紂,臣不學曹秦,君 則正,臣則忠,自然君臣有義也。四、長幼有序,長為兄,幼為弟,兄愛小弟, 小弟敬兄,兄寬弟忍,一團和氣,祖業家財不爭不貪,自然長幼有序也。五、朋 友有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若有過錯,勸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論貧 富,一視同仁,以道德來往,自然朋友有信也。以上乃是五倫之道,人遵五倫, 天降吉祥也。     五常:是根本的德行,就是恆常、永遠不變,不能一刻離開的。古人講 不可以須臾離開的,就是道德。仁是寬厚。義,宜也。禮,循禮。智是才能,信 是誠實。     四維:支撐房子的四個大柱子,四種重要的倫理綱常;     禮:禮者天理之節序,人事之儀則也,人在萬物之上不可無禮,否則將 與禽獸何異?     義:義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正義君子,不 但不貪不義之財,以疏財仗義,救濟諸善等,神欽人仰,光前裕後,留美名萬古 矣。     廉: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之意思,無私欲無邪念,不做虧心等惡 事也。     恥:恥者為人之本性,本性純善而無惡,所謂人之良心,但是「羞惡之 心人皆有之」,人有了羞惡之心才能知恥,知恥之人做事光明正大,不知恥者心 身不端正。     八德(人應當具備的基本道德。)     忠:誠心盡力;孝: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仁:對人親善、仁善。恭 寬信敏惠為仁、克己復禮為仁;信:誠實、不欺騙;和:相安、和諧;忠於國家 民族;孝順父母長輩;仁德為本;泛愛大眾;講信用;有合宜的道德行為;與人 和天下太平。     重:重視、慎重;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循:遵守、依照沿襲; 理:事物的規律。     重義、循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明明德(體也)。真實之際。真如自性。親民(相也)。真實之利。大悲大慈 。  止於至善(用也)(清淨平等覺)。真實智慧。善巧方便。落實在格物。格除 物欲。  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  致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選自《大學》。 【譯文】第一個明,是動詞,使彰明,發揚、弘揚的意思;第二個明,朱熹解釋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明明德,就 是明白自性中的性德,即每個人本身所具備的德行;體:根本,主要方面;明明 德是本體。這是真實之際,真如自性。     親民。也稱為新,就是革新、棄舊圖新之意。親民,即使人棄舊圖新、 去惡從善。相:輔助、幫助。這是真實的利益,有大慈悲。     止於至善。就是將明明德與親民做到最完善的地步。用:用處、作用。 清淨平等覺:《無量壽經》的經題,這是善,要有清淨心、平等心、不迷惑顛倒 。這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真正能落實的地方。     格物:就是革除物欲,向內而求,非向外。     放下:教人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即名聲遠聞,以利養身。指可使 人心性墮落的名利);五欲六塵(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塵。 );貪瞋痴慢(貪是貪愛五欲,瞋是瞋恚五常,痴是愚痴無明,慢是驕傲自大) 。     致知:具體就要做到:發菩提心(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深信 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誠意。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  正心。仁。義。忠。恕。推己及人。  修身。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戒。十善)。  齊家。家道。家規。家學。家業。  治國。(共和)法。國之本也。人(聖賢君子)。法之根源也。  平天下。(大和)國。政。族。教。平等對待。和睦相處。  湯。以七十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王天下。】選自《大學》。 【譯文】誠意:使自己的意念純正,真正做到: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 念。     正心:端正自己的心念。做到仁、義、忠、恕、推己及人。     修身:修養自己的心性。具體要落實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戒、 十善),修養自己不善的行為。     齊家:管理自己的家族。要有家道、家規、家學、家業。     治國:治理國家。法律是治國的根本;聖賢君子是法的根源。     平天下:使得天下太平。要平等的對待各個國家、各種政黨、各個種族 ;各種宗教,使之和睦相處。     王:為天下王;出自《孟子》商湯以七十里的土地給天下做榜樣;周文 王以百里土地給天下做榜樣。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無他。唯仁之守。唯義之行。誠心守仁。則能化。 誠心行義。則能變。變化代興。謂之天德。不誠。則不能化萬物。】選自《荀子 》不苟。 【譯文】君子保養身心沒有比真誠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誠,那就沒有其他的事了 ,只要守住仁德,只要奉行道義就行了。真心實意地堅持仁德,仁德就會在行為 上表現出來。仁德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顯得英明,顯得英明,就能感化別人了 ;真心實意地奉行道義,就會變得理智,理智了,就能明察事理,明察事理,就 能改造別人了。改造感化輪流起作用,這叫做天德。不真誠就不能感化萬物。 【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君子恥不修。恥不信。恥 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選自《 荀子》不苟。 【譯文】不真誠就不能感化萬民;真誠,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君子以不 進行自我修養為恥;以缺乏誠信為恥,以缺乏才幹為恥,而不以不被重用為恥。 君子不被榮譽誘惑,也不被毀謗嚇退。(率:遵循、沿著;道:道義。)遵循道 理而行動,端正自己的修為。 【不為物傾側。是謂之君子。】選自《荀子》不苟。 【譯文】不被物體所傾倒,這才是君子。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禹之法未亡。而夏不世主。文武之法猶存 。而周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譯文】有昏亂的君主,沒有混亂的國家。有治國的人才,沒有自行起作用的法 制。夏禹的治國法規並未滅亡,但是夏桀並沒有繼承夏主的遺志。周文王、周武 王時,法度尚存,但是周朝的後代也沒有繼承祖宗的遺志。所以說法規不是孤立 的存在。 【得其人則存。不得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人(君子)者。治之源也。故 有君子。法雖省。足以矣。無君子。法雖具。足以亂矣。故明主急得其人。】 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譯文】有了聖明的君主,法規才會存在。失去了聖明的君主,法規也會隨之流 亡。法令,是治理國家的源頭。而人,是法令的源頭;所以有了賢人君子,法律 即使簡略,也能夠使國家普遍得到治理。如果沒有聖賢君子,法令雖然很完備, 但是也能夠使國家惑亂。所以聖明的君主迫切需要賢才君子。 【人。身逸而國治。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明而私事息。 德厚者進。而佞悅止。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選自《荀子》第十二篇君道。 【譯文】得到了這樣的人,自身就可以很安逸,而國家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理。愛 護自己的子民而使得國家安定。喜愛將士而使之有榮耀。使公道通達而遏止偏私 。使公義清楚明白而使私事停止。讓有德才的人任官。而讓巧言諂媚的人止步。 讓貪圖利益的人辭官隱退;而使廉潔的人得到舉用。 【諸佛教人。持戒。修定。開慧。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者。規矩也。不 以規矩。不成方圓。故持戒必先弟子規。次感應篇。次十善業。沙彌律儀。】選 自《淨空法師法語》。 【譯文】諸佛教導人們,要持戒、修定、開慧。這就是所說的因戒得定,因定開 慧。其中戒的意思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持戒必須要首先學習《弟 子規》,然後學習《太上感應篇》,而後學習《十善業道經》和《沙彌律儀》。 【以奠根基。再以兩年。熟背古文二百篇。取得文言文之金鑰匙。則閱覽四庫。 深入三藏。可以得心應手矣。而後。於儒釋道。取其一經一論。一門深入。十年 薰修。】選自《淨空法師法語》。 【譯文】以此來奠定成佛、成聖、成賢的根基。再用兩年的時間,熟練背誦二百 篇古文,取得文言文的金鑰匙。閱覽四庫全書,深入經、律、論三藏典籍,就可 以得心應手了。之後從儒釋道的經典中選取一本經論,一門深入,十年薰修。 【「教之道。貴以專。」十年專攻一經。即是持戒。常人三四年。即可得三昧( 定)。六七年不能澈悟。亦當成大悟(慧)。悟後起修。學儒必成聖賢。君子。 學佛則成佛。菩薩。學道則成神。仙。】選自《淨空法師法語》。 【譯文】「教之道。貴以專。」用十年的時間專門攻學一部經,就是在持戒。平 常人三四年後就可以得定。六七年後雖不能做到大徹大悟,也能成大悟(開慧) 。之後開始修行。學儒一定能成為聖賢君子。學佛則能成佛、菩薩。學道則能成 為神、仙。 【學道則成神。仙。此乃是人生真實大事因緣也。願天下有志者事竟成。】選自 《淨空法師法語》。 【譯文】學道則能成為神、仙。這才是人生中最真實的大事和最稀有的因緣。願 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金剛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 。】選自《金剛經》。 【譯文】《金剛經》上講:假若有善男信女,看到這本經,進而依教修行,受持 誦讀此經,不但得不到別人的恭敬,還受到輕賤(輕視、小看,甚至毀謗、譏刺 、侮辱),是因為他前世造了極重的惡業。 【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選自《金剛經》。 【譯文】本應墮入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受盡種種苦難。但因現在 受到別人的輕賤,所以,以前的罪業就被抵消了,將來還可成佛。(注:梵語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文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 【涅槃云。定(不分別)多。慧(分別)少。不離無明。】選自《頓悟入道要門 論》。 【譯文】《涅槃》說,若定多於慧,則無法脫離無明。 【定少慧多。增長邪見。】選自《頓悟入道要門論》。 【譯文】若定少於慧,則必定會加增邪見。 【忍辱第一道。先須除人我。事來無所受(不執著也)。即是真菩提。】選自《 悟道要門入門論》卷上。 【譯文】修忍辱的第一件事,首先必須排除是非人我的分別,遇到事不執著,沒 有成見,處世待人接物,一切隨緣,這是真正的智慧覺悟。(注:梵語菩提即覺 悟之意) 【大珠和尚云。我今意況大好。他人罵時無惱。】選自《悟道要門入門論》卷下 。 【譯文】大珠和尚說,現在我的心意境界很好,對於別人的謾罵不會生煩惱。 【無言不說是非。涅槃生死同道。識達自家本宗。猶來無有青艸。一切妄想分別 。將知世人不了。寄言凡夫末代。除卻心中草。】選自《悟道要門入門論》卷 下。 【譯文】「靜坐只思己過,無言不論人非。」只為證得生死不二的涅槃境界。洞 達自己的本性。正本清源,返璞歸真,萬物都是佛性的圓滿顯現。一切妄想和分 別執著這些雜念,世人不能了斷,帶來無盡的煩惱,奉勸末法時代的凡夫俗子, 要斷除私心雜念穢根蕪草,從而淨化自己的身心。 【孔子曰。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選 自《大戴禮記》。 【譯文】孔子說,所謂的「道」,就是認同、踐行和彰顯美德。所謂的「德」, 就是遵守和服從道。因此,不符合道德的就不應尊崇,不符合道的就不應被弘揚 。 【雖有國焉。不教不服。是故昔者明主。內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焉。可以 守。】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即使取得了國家政權的君主,不實行道德教化人民,人民也不會服從。 所以,古代賢明的君主,對內(自己)以身作則,踐行敬老、尊齒、樂施、親賢 、好德、惡貪、謙讓七種道德規範(七教),對外用最高明的禮、賞、樂(三至 )來治理國民。「七教」修養好了,就能衛護國家堅如磐石。 【三至行焉。可以征。七教不修。雖守不固。三至不行。雖征不服。】選自《大 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推行「三至」,就自然征服天下。如果不修養「七教」,雖然護衛國家 卻不牢固。如果不施行「三至」,出兵討伐敵人也難以征服。 【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順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諒。上親賢則下擇 友。】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孔子說:在上位的人尊敬老者,在下位的人就會更加懂得孝敬。在上位 的人恭順長者,在下位的人就會更加懂得順從長上。在上位的人樂於給予接濟別 人,在下位的人就會更加懂得寬恕和信實。在上位的人親近有賢德的人,在下位 的人就會更加懂得如何選擇朋友。 【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強果則下廉恥。民皆有別。則貞。則正 。亦不勞矣。此謂七教。七教治民之本也。教成是正矣。】選自《大戴禮記‧主 言第三十九》。 【譯文】在上位的人愛好德行,在下位的人就不會對上有所隱藏,德行就會彰顯 。在上位的厭惡貪婪,在下位的人就會以貪爭為恥。在上位的人堅強果敢,在下 位的人就會有廉操與知恥。人們都能各守本分、各盡職責,就能堅定有節操,就 能中正不偏斜,也不辛苦。這就是所謂的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根本。七教能 成功,(人民)就能合於正道而不偏邪了。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 民敦。工璞。商。女孝。婦聽。七教之志也。】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 九》。 【譯文】在上位的人,是人民的榜樣。榜樣端正,那環境中還會有什麼人事是不 端正的呢?因此,君王先做出仁德的表率,那麼大夫就會忠誠,讀書人就會誠信 ,人民就會厚道,工匠就會淳樸,商人就能誠實謹慎,女子就能孝順,婦人就會 順從。這就是七教所要達到的目標。 【上之親下也如腹心。則下之親上也如保子之見慈母也。】選自《大戴禮記‧主 言第三十九》。 【譯文】如果在上位的人關懷下屬就如同愛護自己的腹心一般,那麼下屬親愛上 級,就會像襁褓中的嬰兒見到慈母那樣真誠地依順。 【上下相親如此。然後令則從。施則行。】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上級與下屬之間能這樣相互親愛,那麼上級的命令就會得到遵從,措施 就能得到實行。 【明主因天下之爵。以尊天下之士。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 富天下之士。】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孔子家語‧王言解第三》 。 【譯文】賢明的君主依照天下的爵位,來使天下的賢能之人得到尊敬,這就是最 高明的禮,不需謙讓就能使天下得到治理。依照天下的祿位,使財富讓天下的賢 能之人得其所以。 【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說。則天下之明譽興。此之謂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 和。】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這就是最高明的賞賜,不需耗費財物就能使天下的賢能之人得到愉悅。 於是天下賢士的美好名聲就會得到盛行,這就是最高明的音樂沒有聲音而百姓和 睦協調。 【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天下最仁德的人,是能聚合天下賢者為最親的人。 【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選天下之良 者也。此謂三至。】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譯文】天下最有智慧的人,是能運用天下最和睦協調的方法的人。天下最聖明 的人,是能推舉選任天下的善良和有才能之人的人。這就是三種極致。 【仁者。莫大於愛人。知者。莫大於知賢。】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禮記‧中庸》。 【譯文】所謂仁,最大的仁莫過於親愛天下的人。所謂智,最大的智莫過於能識 別洞察出賢能之士。 【政者。莫大於官賢。中庸曰。為政在人也。】選自《大戴禮記‧主言第三十九 》。《禮記‧中庸》。 【譯文】所謂為政,最賢明的政治莫過於選拔任用賢良之人(為官)。《中庸》 中說,為政者的成功就在於得到德才兼備的人(賢臣)。 【孔子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 。敬之至也。】選自《大戴禮記‧哀公問》。 【譯文】孔子說,古代從事政治的人,以愛養人民為最重要,所以能得到安定。 愛養人民,禮為最重要,所以能得到安定。禮,以恭敬為最重要。恭敬要達到極 致。 【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 與。】選自《大戴禮記‧哀公問》。 【譯文】恭敬要達到極致。因此君子興起敬心,為欲相親愛。如果捨棄恭敬,就 是遺棄相親之道。如果不能愛重,就不能相親愛,如果不能恭敬,就不能正道( 合於道理)。愛(仁)與敬(義),就是政教的根本吧! 【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一篇 哀公問於孔子 篇。 【譯文】三代明王的政策,必然是尊重他們的妻子兒女。 【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親之後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 。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 其親。傷其本。傷其枝也。】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一篇 哀公問於孔子篇。 【譯文】有言道,妻子是父母最主要的依靠,豈敢不尊敬。子女,是父母的後代 ,豈敢不尊敬。君子沒有不尊敬愛護的,謹慎守身為最大,自身是父母的枝葉, 豈敢不尊敬。不能謹慎守身,就是傷害了父母,傷害了根本,傷害了枝節。 【禮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 地焉生。無先祖焉出。無君師焉治。】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二篇 禮三本。 【譯文】禮有三個根本。天地,是德行的根本;先祖,是人類的根本;君師,是 治理的根本。沒有天地怎能生養萬物;沒有先祖怎會有人類產生;沒有君師怎能 得到好的治理呢。 【孔子曰。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 。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選自《 大戴禮記》第四十六篇禮察。 【譯文】孔子說:認為舊禮無用而去除,必然會有惑亂憂患。所以婚姻的禮儀廢 除,那麼夫婦間的道義就會不堅固,則邪僻放縱的罪就會多起來;鄉里飲酒的禮 節廢除,那麼長幼的次序就會喪失,而爭鬥的官司就會繁多。 【聘射之禮廢。則諸侯之行惡。而盈溢之敗起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 而倍死忘生之禮眾矣。凡人之知。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禮者。禁於將然之前 。】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六篇禮察。 【譯文】聘射的禮節廢除了,那麼諸侯的行為就會惡劣,則因驕傲而起的敗落就 興起了;喪祭的禮儀廢除,那麼臣子就會薄情寡義,則背叛死去的人忘記在生的 人,這樣的人就多起來了。凡人的智慧,能看到已經發生的,不能看到將要發生 的。禮儀,在將要發生之前就予以禁止。 【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是故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為生難知也。曰。禮云。 禮云。貴絕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選自 《大戴禮記》第四十六篇禮察。 【譯文】而法制禁止於已經發生之後。因此法令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禮儀所產生 的效果就很難知道。禮云,貴在斷絕惡行在未發生之前,而從小事上升起恭敬之 心。使人民在不知不覺中日日向善遷移,遠離罪惡。 【為人主計。莫如安審取舍。取舍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應於外也。安者。非一 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積。然不可不察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六篇禮察。 【譯文】為人君者考量的,首先是安下心來,審慎取捨,取捨的標準在內心確定 了,安危的萌芽就從外面應現。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安定;危難,也不是一天就 會危難。都源於積累,這就不能不進行考察。善不積累就不能夠功成名就。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而人之所行。各在其取舍。】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六 篇禮察。 【譯文】惡不積累也不會毀滅自身。人們所做的,都在他們的取捨之間。 【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倍。禮義積而民親 和。】選自《大戴禮記》第四十六篇禮察。 【譯文】以禮義治理就會積累禮義,以刑罰治理就會積累刑罰;刑罰積累,那麼 人民的怨恨就會加倍;禮義積累,那麼人民就會親密和睦。 【湯武置天下於仁義禮樂。而德澤廣育四夷。累子孫三十餘世。歷年久六八百歲 。此天下共聞之也。秦王置天下法令刑罰。德澤無一有。而怨毒盈世。】選自《 大戴禮記‧禮察第四十六》。 【譯文】商湯和周武王以仁義禮樂來立國育民,而且恩德廣施地教化四夷。子孫 共三十多代,歷經了六百到八百年之久。這是天下所共知的。秦始皇以法令刑法 來建立國家,沒有施行任何恩惠,而仇恨和禍患充滿著整個社會。 【民憎惡如仇讎。禍幾及身。子孫誅絕。此天下所共見也。夫用禮樂仁義為天下 者。行五六百歲猶存。用法令為天下者。十餘年即亡。是非明大驗乎。】選自 《大戴禮記‧禮察第四十六》。 【譯文】民眾視其為不共戴天的仇敵,自己幾乎都要招致禍患。秦朝子孫斷絕, 這是天下所共見的。所以使用禮樂仁義治理天下的人,五六百年仍舊得以維持。 使用法令治理天下的人,十幾年就會滅亡。這難道不是明顯的證明嗎? 【今人或言禮義不如法令。教化不如刑罰。人主胡不承殷周秦事以觀之乎。】選 自《大戴禮記‧禮察第四十六》。 【譯文】如今有的人說禮義不如法令,教化不如刑罰,那當權者為何不繼承商、 周、秦三朝的治理方式來察看一下呢? 【殷為天子。三十一世六百二十九年。而周受之。】選自《治安策》,賈誼著。 「夏為天子,十有餘世,而殷受之。殷為天子,二十餘世,而周受之。周為天子 ,三十餘世,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 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譯文】殷商的天子傳了三十一代,共六百二十九年,然後由周繼承。 【周為天子。三十七世八百六十七年。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亡。凡十有 五年。人性非甚相遠也。何殷周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其故可知也。】選自 《治安策》,賈誼著。 【譯文】周朝的天子傳了三十七代,共八百六十七年。然後由秦繼承,秦王朝的 天子只傳了兩代就滅亡了,總共才有十五年的時間。人性相近,為什麼夏商周三 代的君主以德治世維持了長期的統治,而秦王朝的君主殘暴無道以致突然滅亡呢 ?這個原因是可以知道的。 【周武王崩。成王十歲。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 。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之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 曰少保。少傅。】選自《顏氏家訓集解》。 【譯文】周武王駕崩(去世)的時候,周成王才十歲。召公任太保,周公任太傅 ,太公任太師。『保』是保養成王的身體。『傅』是傳授他道德和仁義。『師』 是以教育引導他。這是三公的職責。後來又設立了三少,任職的都是上大夫,叫 做少保、少傅、少師。 【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 也。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選天下端士。孝悌閑博有道術者以輔翼之。使之 與太子居處出入。】選自《顏氏家訓集解》。 【譯文】他們是和太子公餘無事時在一起休閒起居的人。所以幼年時候的三公、 三少,原本就是懂得孝、仁、禮、義,並以此來引導和教習太子的人。驅逐奸邪 之人以使太子不會見到惡行,挑選天下正直的人,孝悌、文雅、學識淵博並且有 道德、有方法的人來輔佐他,讓這些人和太子朝夕相處。 【故太子乃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視右視前後皆正人。夫習與正人居。不 能不正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之為常。此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選自 《顏氏家訓集解》。 【譯文】因此太子就能看到正確的事情,聽到正直的言辭,實行正確的治國之道 。環顧四周都是正直的人。與正直之人學習和生活,不可能不正。孔子有言,幼 年的時候若養成了天性,就會習以為常。這就是商周之所以能夠維持長期統治的 原因。 【太任孕文王。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故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 也。古者婦人孕子之禮。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不可不慎也。】 選自《列女傳‧周室三母》。 【譯文】太任懷孕文王的時候,不看邪惡的事物,不聽淫邪的樂聲,不說惡毒的 言語。因此君子稱太任能夠做好胎教。古代的婦人懷孕之後必須要對所感知的事 物小心謹慎,感知善的就會善,感知惡的就會惡,不可不慎重。 編後寄語 創造了至今令世人歎為觀止「金字塔」的古埃及王朝,在亞力山大和羅馬軍團的 鐵騎下,轟然倒塌了;令古希臘人羨嘆不已,肥沃富饒,修建過人類七大奇蹟之 一--「空中花園」的古巴比倫王國,在異族入侵的兵燹中,只留了些斷垣殘壁 ,任風沙彌漫;以「哈拉巴」文化彪炳於世的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刀光劍影,使 落日下的恆河「半江瑟瑟半江紅」,淌盡了武士的鮮血,母親的淚,帝國斜陽。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歷盡劫波精魂在,浴火鳳凰復騰飛」的中國,其傲然獨 立的文化,無論是成吉思汗麾下的金戈鐵馬,還是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堅挺著 華夏,沒有使中華民族頹然倒下。 然而,幾度滄桑,怎麼就讓臺灣學者李敖,在萬人矚目的學府聖殿北京大學,竟 然痛心疾首地吶喊:「今天形勢大好,人心大壞!形勢大好,有錢有經濟;人心 大壞,自私貪欲,道德衰微。」就連國家總理都憤然痛批:「這些惡性的食品安 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難道真的到 了國學泰斗梁漱冥先生哀傷的:「沒有中國人的氣味了!」的情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個笑眯眯的老人,一個隻身跨越四海,行跡遍及五洲,一心秉承師道,半個多 世紀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奔波在世界各地,呼喚於四面八方。弘揚「佛教是佛陀 (覺悟者)教我們正確認識:關於人生(生命價值與生活意義)的智慧,和宇宙(時 間、空間環境)的真相,掌握生活藝術,以達到至真、至善、至慧、幸福美滿的教 育。」理念的深心憫者。數十年如一日,以誠敬謙和的奕奕風采,清明平正、雍 容博雅的恢宏情懷,善氣迎人的言傳身教,引導著人們提升靈性。矢志不渝、兢 兢業業、身體力行,唯思履踐佛陀聖哲的誠敬人生。團結不同宗教,倡導世界宗 教是一家,不分伯仲、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唯有「和諧拯救危機!」的長者。 在八十五歲高齡,以仁心俠骨的節操,大慈大悲的精神,滿腔忠義的愛國激情, 飽蘸濟世救民的殷殷心血,用如椽之筆,殫見洽聞,上迄西周姜尚太公《六韜》 ,下至當代多元文化和平道義,筆筆雄飛,點點有情,用毛筆摘錄謄寫了一一九 頁《老人言》。回答了為什麼「沒有中國人的氣味了」的問題。實實令人慨歎, 此舉決非凡人能為,何況耄耋老人! 輯錄的這些《老人言》可謂我炎黃先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精 粹,聖哲先賢躬忠為國至理名言之大成。治世之良藥,救民之根本。細讀此書, 自然於「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載愚」或心領神會。惜!時下誰能細讀! 當今社會「物欲橫流、資訊爆炸,文化頹唐,競爭橫行,奢淫驕縱,任心自恣」 。這種優秀文化缺失,道德淪喪的態勢,已導致追名逐利、喪心病狂,殺人越貨 、屢見不鮮。父子反目,母女橫對,兄弟相殘,比比皆是的境地。就連代表民族 希望的年輕人,中央媒體都組織專家、學者、相關負責人及大學生幹部共同關注 、探討當代年輕人「有文憑沒文化,有知識沒智慧,有學問沒道德,有才情沒修 養,有見聞沒思想,有嚮往沒志向,有心思沒主張。精於科學,荒於人學;精於 電腦,荒於人腦;精於商品,荒於人品;精於權力,荒於道力……」的畸形現象 。 世人更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豪門「拓人田宅以為台觀,發人丘 墓以為苑囿,僕媵衣文繡,禽獸犬馬與人同食,而萬民糟糠不嚴,裘褐不完」。 「專恣倡樂,男女昏亂,不恤萬民,違陰陽之氣。」「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 於瞋恚,貪於財色。」「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 ,難得誠實。」「愚痴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 希望長生。」「兩狼(財狼、色狼)」當道,恣意橫行,肆無忌憚…… 這種寡廉鮮恥、觸目驚心,使人扼腕的亂象,《老人言》一一投以重石猛藥,予 以補救……但幾人能聽?幾人肯行?難道真的到了「撞到南牆都不回頭」的情狀 ?難道除非「大命將終」才「悔懼交至」!爾知否?「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連前外交部長,開國元勳陳毅元帥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 候未到,時候一到,統統都報。」就你敢膽大妄為到無法無天! 為什麼會這樣! 一、當代中國在世界歷史上,唯一自殘民族文化,拋棄優秀傳統文化造成的。中 國老子道學文化胡孚琛會長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命脈,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鮮明的身分標識。在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頭,文化存,則國家 存。中國儒、道、釋分立而互補的傳統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近百年來遭 到自閹式的破壞。」其結果摧毀了華夏文化「仁、義、禮、智、信」的根本,敗 壞了社會道德根基。 二、在發展經濟中,某些人認為,現代化就是要融於全球化,就是要西方化。西 方的政治理念、價值觀念、生活時尚、教育制度、語言習慣在一些人「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的失語下,加速為西方文化推波助瀾,毀壞遺棄著中國文化。而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前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面對洶湧澎湃的物 質文化氾濫的情況大聲疾呼:「我們應當在全球氾濫的偽文化的壓力面前捍衛自 己民族的文化特徵」。 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在《重估國學的價值》一文中說:「年輕人他們很可能 在對自身文化根本不了解或沒有時間了解,在不會比較也不想比較的情況下就被 外國文化「俘虜」,這種精神上的被「俘虜」並不一定指精神道德的衰退或下降 ,而是指一種與狹隘民族主義反向,但卻相似的偏激、固執的忘本。並可能進而 成為一種對中國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的社會群體或思想力量。」 這一切著名愛國人士聞一多先生在二十世紀三年代就告誡:「我國前途之危險 不獨在政治經濟有被人征服之慮,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禍患。文化之被征服與其 他方面征服百千倍上。」…… 文化是人類發展歷史中,逐步改善人的自然本性,克服動物性的同時,在不同社 會、自然條件下,生產、生活方式中,人生經驗、教訓、感受的智慧結晶。當人 類自為的適應文化發展後,文化就成了社會的價值體系及行為規範,就會對社會 產生了巨大的嬗變效應。 蘊含著兩希(希伯來聖經文化、希臘人本文化)的西方文化,古代在政教合一的 體制下,用了上千年的時間,在基督教博愛、平等、向上精神的訓誡下,在善惡 因果相報的文化靈魂的鑄造中,完成了多民族、多語種歐洲精神價值觀的統一和 社會文化的改造。經過上千年血與火的鍛冶,終於熔鑄了以基督教精神為核心, 人本文化為依存的文化架構。宗教信仰在歐美普遍形成了為我、為社會,更為神 服務的價值觀念及普世化的基督教文化精神根基! 在這種文化精神的陶冶下,幾百年後,終於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社會在 道德自律下的法制經濟」! 東方中國大河平原集體農耕的生產,奠定了以順應自然,男性是大田裡從事生產 基本勞動力的生產方式。逐漸形成了社會生活以男性為主,家庭生活女性操持。 血緣宗親為紐帶,以經驗為指導的農業生產方式。它決定了大河平原:均平(不 患寡,而患不均)、倫常、團結、協助的金字塔型社會。辨證、團圓、和合的自 然經濟文化。 「祠堂」主要承擔灌輸「仁愛孝悌」,鞏固以「家」為本的文化核心;「孔廟」 重在培養「尊師重道」、努力上進的精神品格;社會教育在「思無邪」的審美理 想指導下,以戲劇、文學、音樂、說唱、美術、民間藝術等等,年深日久的宣揚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因果」。以一貫之「勸人向善」,使這種理念滲透 到民間各個角落。 「城隍廟」則通過繪畫、雕塑、音樂、儀式等內容的文化形式,宣傳平等博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張。生動形象的進行因果報應教育,解答生、死、愛及 正確人生問題。最終解決現實中「死」(人唯一無法試驗,無有經驗)的問題, 體現著人類從宗教中獲得終極關懷的信仰力量。 與人類文化共生的宗教,其在人類生活中的教育意義,絕對不是「迷信」所能否 定的。「迷信」最初的含義是盲從。那麼%的頂級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的事實, 決非「盲從」能夠涵蓋釋疑。 所以,「迷信」不是宗教特色。面對如此錦繡豐繁的宇宙、自然、社會、人生… …認為「唯一即一切的終極真理。」理論,才是根本的「迷信」。就如法國文化 學者涂爾幹斷言:「人類制度絕不能建立在謬誤和謊言基礎上;否則社會學就不 可能存在下去。任何宗教就其自身存在方式而言,都是真實的;任何宗教都是對 既存的人類生存條件做出的反應,儘管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宗教並不是簡單的幻 覺的產物,因為空泛的幻想是不可能形成如此強烈而又持久的人類意識的。」這 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因此必須正視華夏這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合包容的文化精髓,她 保證了中華民族屹立於東方民族不敗之林堅如磐石的基礎。然而,也正因為它是 和平的,才容易為強勢所損傷。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中華民族被西方列強酷虐 的血淚史;也是中國自戕民族文化的肇事史。 西方文化的基因是以物質為根本,以競爭功利為第一。人們一昧追求物質享受, 拼命發展科學技術,無休止地掠奪自然資源。人性被金錢、物質異化,一切以經 濟為尺度,以競爭為手段,人人是對手,必然使倫理關係冷漠,造成心靈危機, 從而導致社會動亂和生態災難。而且這種以物質功利為核心的強勢文化,非常吻 合人性中自私貪婪的劣根,具有所向披靡的破壞力。它會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毀 滅一個國家。縱覽歷史,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的劫難,美洲新大陸的血腥屠 殺,中英鴉片戰爭……以至現代兩次世界大戰、當代西方對第三世界的戰爭,哪 個能脫得了「利益」二字。 令人不得不感慨的,十九世紀列強用槍炮無法讓中華屈服,現在他們用金錢幾乎 掠盡了想要的一切。世人無所顧忌地追名逐利更使傳統文化雪上加霜!當「一切 向錢看!」利欲薰心,使天下「飲苦食毒,未嘗寧息」,符合人性的自然經濟蕩 然無存之際,「完善的市場經濟--社會道德自律下的法制經濟」,在「天下熙 熙,皆為利去;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中國能實現嗎?我們又該怎樣?…… 這一切,在《老人言》中,都有入木三分、鞭辟入裡的剖析。只要認真讀,細細 想,自然會找到答案。達者知道如何兼濟天下;貧者自然了解怎樣獨善其身。 必須明白「文化是人演變中對自然的支配;文明是人發展中對自身的支配。」以 科技為先導的文明,任由其肆意惡性膨脹。結果一定是「它既是社會進步的結果 ;也是文化有機的、邏輯的、且最終將是它的完成和結尾。」難道,人類真的要 走到愛因斯坦回答朋友問題的境地。「我不知道二十一世紀最厲害的武器。但是 我知道二十一世紀以後最厲害的武器--木棒和石頭!」 …………………… 最後感謝任登第、郭齊家、劉余莉教授在百忙中撰寫了風格迥異,但鞠心如一的 《序言》、《拜讀老人言》及《老人言學習體會》;也感謝夏虹、王海峰、施景 培、周禮福、劉丹、劉詮路、朱宜春、任西京、孟杰、劉圓圓等人,及諸位研究 生的付出。閱讀《老人言》,自會體味到他們慧念懇切的「清清心,殷殷意,耿 耿情」。 同時向諸位研究生發來的《老人言》翻譯稿,忱忱致意。鑒於圖書版式篇幅要求 ,除保留了《佛經》文字部分注釋外,只擷取了譯文進行必要的編輯。在譯稿中 ,頁面文句出現少量重複,是為承接書法文意連續而做的設置。敬請讀者理解。 不敢奢望能明白老法師於八十五之高齡,親筆苦心孤詣撰寫《老人言》之微言大 義。因為,「言者有心,讀者亦有心,且有意。」方能二者契契心會,深解義趣 。不然,於才高八斗的無心者,以水澆石,何益?只有如「白居易在西湖偶遇鳥 窠禪師,趨前揖問『佛法旨義』,禪師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轉身而 去,哈哈大笑:『三歲小兒亦能曉。』忽聽和尚朗朗:『三歲小兒雖能曉,八十 老翁難做到。』居易如遭天擊,怔忪半晌,緩緩回身,雙膝跪地,恭敬頂禮:『 謝師尊教吾又救吾。』」或能了《老人言》深心遠旨於無語。能否? 有言,現在聰明人太多,無法脫離「自以為是」之宿病。但而今紛紛落馬的達官 顯貴,哪一個不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能逃過張張法網者, 誰躲得了恢恢天網!世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看看印光大師誡諭: 「命好心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 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 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又知命,性好轉運道,天地自相保。」你 有何想法? 來,來,來,還是來認認真真讀《老人言》,仔仔細細想《老人言》,點點滴滴 悟《老人言》,實實在在踐行《老人言》,到你低首下心,自自然然地捧著書藝 美輪美奐,內容至真至善的《老人言》淚語:「謝師尊教吾又救吾。」之際,你 可能真得救了。 祝吉祥如意! 妙音謹記恭錄于黃河金城 二一一年六月一日